就在本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一项重大教育举措:将特别拨款4000万港元,首次成立“留学香港专班”,专项用于支持本地高校在内地及全球范围内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并推动更多游学与交流活动。这一政策信号强烈——香港正以更主动的姿态,吸引全球知名学子。数据显示,2024/25学年非本地学生人数已达79,300人,仅内地赴港学生就突破8万人,“留学香港”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 2026年起,非本地生限额将升至50%!
根据最新施政报告,自2026/27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招收非本地本科生的配额上限将从目前的40%提升至50%。这意味着未来两年,港校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国际化招生浪潮。面对机遇,各大高校已纷纷“亮剑”:开新专业、扩招、提前发offer、增加奖学金、降低语言要求……一场激烈的“抢生源大战”正在上演。🚀 港校集体发力AI与可持续发展,新专业密集上线
为响应政府推动创科发展的战略,多所港校集中布局人工智能(AI)及相关前沿领域:- 香港理工大学连推三大AI相关硕士:
- 智能机器人工程理学硕士(全港first)
- 酒店业人工智能硕士
- 人工智能技术数学硕士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设“人工智能(科学应用)理学硕士”
- 香港中文大学新开“航空管理硕士”和“体验经济领导力硕士”,紧跟“深化经贸网络、巩固航空优势”的政策方向
- 香港科技大学推出“数字与可持续城市理学硕士”
- 理大新增“可持续能源理学硕士”
🎓 城大降分抢人?雅思门槛降至6.0释放强烈信号
今年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香港城市大学部分专业将雅思要求从6.5下调至6.0(个别仍为6.5),同时继续接受大学英语六级成绩。此举被广泛解读为应对竞争压力的主动调整。尤其在与香港理工大学的生源争夺中,理大早已全面开放提前批申请且语言门槛较低,而城大尚未设立提前批,此次降分或为其“弯道超车”之举。小编推测:若此策略奏效,2026年城大极有可能跟进推出提前批申请通道。
对申请人有何影响?
- ✅ 利好985/211学生:语言成绩稍弱但学术背景强的学生机会更大;
- ⚠️ 双非学生需强化软实力:语言成绩不再是“加分项”,实习、科研、文书质量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 🔍 面试环节或将普及:城大官方提及“可能安排面试”,已有雅思6.0学生通过面试成功获录。面试难度适中,重在考察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
🏆 提前批录取已开启,有人提前一年拿到offer!
2026年秋季入学的申请战线已全面拉开。截至目前,已有考生收到港大、港中文、港理工等校发放的2026年9月入学硕士录取通知——相当于提前15个月锁定学位!这表明,港校正通过“提前批+快速审核”机制加速优质生源锁定。尽管申请流程更加高效,但材料审核也更为严格,学校对整体背景的评估日趋精细化。2026,港校将迎来“高光之年”?
综合来看,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院校积极变革的多重推动下,2026年很可能是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年。非本地学生数量有望再创新高。对于申请者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窗口期:👉 更多专业选择
👉 更灵活的录取机制
👉 更早的申请启动时间只要准备充分、规划清晰,每一位有志学子都有机会在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