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午12点起,2026年AP大陆考区的报名系统正式开放。今年的报名依旧紧凑,窗口期不到一个月,10月24日中午12点就会截止。对于打算在大陆考区完成报考的学生来说,仅有一次机会,错过只能考虑香港、韩国或新加坡的考点。
报名时间轴一览
-
9月26日 12:00:报名系统开放,AP学校管理员开始上传考生科目名单
-
9月27日起:学生可登录系统,提交个人信息、上传照片并确认报考科目
-
10月24日 12:00:报名截止,完成科目确认与缴费锁定考位
-
11月14日 12:00:缴费截止
-
2026年4月3日:可下载准考证
-
2026年5月4日:AP大考正式开考
从时间安排可以看到,9月27日是学生实际开始操作的节点,10月24日和11月14日是两个关键“红线”,务必要提前准备,避免系统拥堵。
报名流程简要
报名依然通过 Prometric(普尔文) 官网完成:
-
使用College Board账号登录报名平台(首次登录需修改默认密码);
-
补充并核对个人信息,上传照片;
-
选择报考科目,预约考位;
-
确认缴费并收到邮件确认。
报名费用为 1475元/科(含手续费和税费),一旦支付成功不可退还。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6年起,大陆考区将开放社会考生通道。这意味着非AP学校的学生也能独立报考,具体流程预计在10月公布。
报考注意事项
-
每年同一科目只能报一次,不能跨考区重复报考;
-
AP微积分AB与BC不能同年同时考;
-
四门AP物理(物理1、物理2、物理C力学、物理C电磁学)可以同年报考;
-
部分科目存在时间冲突(如AP物理C电磁学与AP计算机原理),需关注场次安排;
-
大陆考区全面使用 Bluebook 机考,部分科目采用“机考+纸笔混合模式”。
如果目标科目大陆考区不提供,可考虑周边考点,但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
AP选课思路
选课不仅仅是“多考多得分”,更要贴合未来的申请目标。
-
10年级学生:建议先报考基础型科目,如AP微积分(AB/BC/预备)、AP微观经济学、AP物理1。这些课程难度适中,且对未来多数专业方向都有帮助。
-
11–12年级学生:可在已有基础上“升级”,理工方向增加物理C、计算机CSA;商科方向加上宏观经济与统计;文科方向则补充历史、政治、英语类课程。
-
总体原则:GPA优先于AP数量。不要为了追求门数而影响校内成绩。合理规划门数,才能既保住校内表现,又在申请时有亮眼的AP成绩。
常见问题FAQ
Q1:如果报名后不去考试,会不会影响申请?
目前弃考不会在正式成绩单上显示,不会留下痕迹。但要避免频繁弃考,以免影响学校老师和未来推荐人对学生的学术态度评价。
Q2:如果学校不开某些AP课程,我还能自己报吗?
2026年起,大陆考区将开放社会考生报名通道。即便所在学校不开设该AP课程,学生也可以通过该通道独立报名。
Q3:考点分配原则是什么?
通常根据在读学校和所在地进行分配,具体考点会在2026年4月公布。跨区域考点一般不接受学生自行选择。
Q4:报考几门AP比较合适?
一般建议:10年级1–3门,11年级3–5门,12年级根据学业压力灵活调整。关键是平衡好校内GPA和AP成绩,不要本末倒置。
顾问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家长最常遇到的问题是:
-
报太少,担心没有竞争力;
-
报太多,又怕孩子顾不过来。
作为长期做美本申请的顾问,我的建议是:结合校内课程、未来专业方向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来定制选科方案。比如,理工方向的孩子一定要保证数学和物理的深度,商科学生则要平衡数理和经济类科目,文科生则应注重英语、人文类的积累。
AP考试只是整体申请的一部分,和托福/雅思、标化、活动背景一样,都需要统筹安排。尤其是10–11年级阶段,如果能把AP成绩和校内GPA配合好,申请季会轻松很多。
如果您家孩子正准备报名2026年AP考试,或者对选科还有困惑,欢迎联系我(俞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