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更了解你?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R同学,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期间有过两段科研经历,并且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助理,目前在大阪大学读研。
▊在决定留学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国家?最终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日本?
在确定申请日本留学之前,我也考虑过香港、新加坡和英国。但是在综合考虑花销、地域和专业等方面的因素后,我认为日本对我来说是性价比最GAO高的国家。
专业方面,日本的材料专业相对比较顶DING尖,国公立大学学费较低且实力很强,平日生活花费也不会比国内高太多。日本和中国距离较近,几乎没有时差,且往返交通成本相比其他国家较为低廉,同时日本的社会和文化与国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适应日本社会的难度比较低。再加上由于都是黄种人的原因,在日本社会中面临的第YI一眼歧视会比较少。日本部分大学有SGU项目,进一步降低了申请时的语言门槛,只用英语就可以申请,对我这样没有日语基础的学生很友好,但是由于其申请制和全英授课的特殊性导致申请热度和竞争难度进一步增加。结合自身条件以及衡量各方面因素后,我认为留学日本对我来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 大阪大学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为什么最终决定申请这所学校?
大阪大学在我择校时一直处于较高的优先级。首先,大阪大学是日本国内实力极强的大学,QS排名长期位于世界前100,是除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之外,日本最ZUI具实力和排名优势的高校之一。同时,大阪大学地处关西核心城市大阪。大阪作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经济、交通、旅游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十分发达,众多实力雄厚的日本企业在此设立总部。依托大阪大学在该地区的领先影响力,该校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中具有显著优势。此外,在大阪求学不仅生活便利,整体花费也相较于东京更低。
大阪大学一直以低调务实的校风闻名,在这里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和科研,专注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且关西地区社会包容度高,当地居民普遍性格开朗豪爽,对我来说在这里生活舒适度比较高。综合考虑学费与生活开销、学校的学术实力与社会评价,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后,我最终选择了大阪大学并根据我的研究方向选择了大阪大学的21世纪工程科学英文项目和工学院英文项目。
▊在申请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或挑战?
在申请过程中,我认为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和国内普遍的考学制不同,SGU项目采取申请制,从择校、选择导师、完成前期准备资料、面试甚至是收发邮件等都是广义上考核的一部分且时间跨度较长,面临的心里压力是比较大的;
(2)由于申请季到来时,大量的学生可能会向同一个教授发出套磁邮件,部分学校还需要先经过学校设立的专门程序经过初步筛选才可以联系教授(如大阪大学AAD程序),导致教授从众多邮件中仅通过书面材料就对我产生兴趣的概率较低,所以制作一份非常独特的简历和写一份非常优YOU秀的研究计划书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我认为我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3)在申请过程中需要转变思维,因为国内学生升sheng学道路多为考学制,导致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只要纸面成绩足够优YOU秀就可以申请到非常好的大学,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一个非常致命的误区。SGU项目的申请制注定这是一个十分漫长且多维的过程,除了在本科期间的成绩需要十分优YOU秀之外,SGU还会多元考核申请人的其余能力,比如做科研工作的潜力、书写学术文章的能力,语言能力特别是学术英语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稳定性和抗挫折能力等,甚至一个人能否表现出来谦逊和礼貌的态度都会影响教授的考量。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人需要在每一刻每一个方面都尽量做到优YOU秀,并不能因为自身硬性条件够好就掉以轻心,还要注重自身软实力的表现;
(4)对于大多数申请人来说,面试也是一座大山。面试是申请过程中为数不多的和教授面对面交流的考核项目之一,对申请人的专业知识储备、科研潜力、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听懂教授说的话,还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英语沟通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对教授的问题作出回答,这对于长期在国内工作学习的人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你是如何克服申请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或挑战的呢?
我克服这些困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1)注重在申请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申请实际上是一场长期战争,在此期间我们会不可避免的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包括择校以及选择导师时的焦虑和犹豫,等待回复邮件时无尽的焦虑(实际上教授一周不回邮件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被某一个教授拒绝时的挫
败感和沮丧感,以及在完成各部分任务的过程中因为之前没有过相关经验导致举步维艰时产生的失败感和焦虑感等,面对这些情绪我选择接纳他们,在申请过程中我从未完全只专注于这一件事,我继续着我的爱好和娱乐,我认为这些看似和申请无关甚至“有害”的事情恰恰帮助我度过了这一段漫长的心理黑暗期;
(2)不轻易套磁。在申请过程中因为我的时间跨度较长,我套磁过很多教授,部分教授之间的研究方向甚至大相径庭,但是每一份发出去的套磁信和研究计划书都是经过了反复考量修改后才发出的。因为几乎每个教授的邮箱中都充斥着大量的邮件,所以套磁信和研究计划书一定要足够优YOU秀和独特才能吸引教授的注意,草草套磁一定会面临被拒绝或者被无视,本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机会就这么流走,同时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学校在收到结果之前一般只会同时套磁一个教授,质量堪忧的套磁也会耽误时间;
(3)不停训练自己的英语能力,冲击更好的语言分数。在达到申请标准后也要不停的学习,一是更好的分数可以增加自身的申请时的优势,二是在后续的面试中也更加能应对自如,三是要意识到英语能力可能是比专业能力更重要的能力,可能会贯穿一个人学习甚至职业经历的始终,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可以同时提高在以后科研学习中的上下限。
▊关于选择教授和与教授沟通,有哪些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
我认为在选择教授时,最重要的有两方面:
一是教授自身的能力,包括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否足够有潜力,是否和申请人的研究兴趣或计划书足够契合,教授的教学和学术能力是否够强,教授拥有的资源是否能够对申请人的科研学习和后续的就业提供帮助;
二是教授的人品性格,简单来说,教授是否是个“好人”,有一些教授可能科研学术能力很强,但是人品很差,压榨学生等等,在这样的教授手下学习工作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和教授沟通时一定要谦逊有礼但不卑不亢,不论是在前期的套磁,中期的邮件往来还是后期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谦虚有礼,好学热忱的态度,但是不可过分讨好恭维教授,比如我的教授就比较喜欢喜欢真诚但有个性的学生。
关于判断教授性格和人品如何我有几个个人实践并总结了的经验:
(1)可以看一下教授的学习经历,如果教授有除了日本以外的海外学习经历,相对来说性格会开明平和一些的可能性比较高;
(2)可以看一下研究室主页,一般研究室主页更新比较频繁且有一些于科研学习无关的研究室平时师生生活活动的内容的说明这个研究室氛围比较好;
(3)可以看一下实验室成员中国际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的比例以及是否有未能按时毕业的情况,一般来说国际学生比较多的研究室也相对比较和善且更容易交到朋友,如果没有或者只有极个别学生未能按时毕业的话也说明教授不会是那种人品不好的教授。
▊你认为申请日本硕士时,最重要的能力或素质有哪些?
我认为申请日本硕士时,除了自身之前的硬性条件之外,最重要的有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行科研工作的潜力(包括是否具有科研思维、实验思想、写学术文章的能力等)、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交际的能力以及非常重要的情绪稳定的素质,除此之外我建议即使是申请SGU的学生也要尽可能学习日语。
▊你的申请期时间跨度其实蛮长的,你当时是如何规划备考的?是否有具体的学习计划?
因为我严格意义上没有跨专业申请,所以相对来说我的备考和学习计划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英语的学习贯穿我申请过程始终,即使是在达到既定要求甚至已经拿到offer之后也没有停下过。前期决定申请留学时,最重要的是收集和整合各类信息;在决定申请日本SGU后,主要任务是择校和选择导师,这也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写研究计划书。套磁之后便是准备面试,我的经验教训是不要等到教授已经发出面试邀请后再准备,很多情况下时间是不够充足的,最好是发出套磁信之后就开始准备相关内容。
除了英语的学习之外,我并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计划,我采用的方法是为每一项具体的任务设定一个最后期限,保证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但是我并没有非常规律的具体到每一天的某个时段的学习计划,我认为为每一个任务设定一个时间点的计划很好地平衡了效率和心理压力,在保证不影响进度的同时不至于让我的心理压力过大没有喘息的时间。
▊新东方的老师在你的申请之路上提供了哪些帮助?对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新东方的老师在我的申请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是十分关键且重要的。前期指导老师刘老师对我提供了系统性的帮助,包括规划申请过程,提供申请建议,并且关注我的整个申请过程中的各个节点,为我提供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的申请服务,也关注我在申请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常给我鼓励,帮助完成行前指导等工作。文Wen书老师赵老师在我的申请过程中提供了帮我收集了很多择校、选项目和老师的信息并且向我提供相关建议、帮我完成了简历和套磁信的制作,指导我完成研究计划书并且帮我向教授套磁,帮助我回复邮件,给我提供面试方面的指导,帮我整理申请材料并递交,在收到offer之后帮我完成COE相关工作,帮我完成入学流程和行前指导等工作,关注我的情绪状态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每个老师对我的帮助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没有新东方老师的帮助我是无法拿到这么满意的结果的,新东方的老师不仅帮我做了很多繁琐的工作省下了很多时间,更是提高了相关工作的质量,让我可以得到前往阪大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