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本科专业强推-跨学科研究学士学位:定制你的未来竞争力-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孟晓旭

孟晓旭

亚洲留学规划导师

天津
  • 擅长方案:高考留学双规划,考研留学双规划,长线规划
  • 擅长专业:商科,工科,理科,计算机
  • 录取成果: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等
从业年限
5-8
帮助人数
275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孟晓旭>日志>香港理工大学本科专业强推-跨学科研究学士学位:定制你的未来竞争力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孟晓旭

    孟晓旭

    亚洲留学规划导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天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孟晓旭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香港理工大学本科专业强推-跨学科研究学士学位:定制你的未来竞争力

      • 本科
      • 专业介绍
      2025-09-27

      孟晓旭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学,本科,研究生天津

      从业年限
      5-8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在技术迭代加速、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的今天,单一学科知识已难以应对全球挑战与职业市场的多元需求。香港理工大学(PolyU)依托其深厚的学科积淀与创新教育理念,打造跨学科研究学士学位项目(Bachelor’s Degree Scheme i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BDSIS),以 “打破学科边界、赋能个性化成长” 为核心,培养兼具多元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提供教育解决方案。

      专业定位:应势而生的跨学科培养

      作为香港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前沿探索者,香港理工大学凭借在工程、商科、设计、社科等领域的优势,将跨学科教育从理念转化为系统化培养体系。该项目精准对接当今社会对 “全能型人才” 的迫切需求,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鼓励学生在文理、技艺、商社等多元领域自由探索,通过知识的交叉融合形成独特竞争力。无论是人工智能与人文伦理的碰撞,还是生物医学与设计思维的结合,都能在此找到生长土壤,最终实现 “以个性化知识结构适配未来职业生态” 的培养目标。

      核心特色:灵活定制的成长路径

      1. 自主构建的课程体系

      项目采用 “核心模块 + 个性化选修” 的弹性结构,毕业需完成至少 120 个学术学分(其中 50% 以上为 3 级及以上课程学分),具体由四部分构成:
       
      • 跨学科核心课程(18 学分):涵盖《跨学科研究导论》《跨学科研究方法》《当代议题反思》及《跨学科顶点课程》四大模块,夯实跨领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能力;
      • 自主定制主修课程(最低 54 学分):学生可根据兴趣与职业目标,从全校学科资源中选取至少两个领域的课程进行组合,例如融合生物医学工程与心理学课程服务残障人士福祉,或结合计算机知识与社会编程探索非洲民生需求;
      • 大学通识教育(27 学分):通过人文、社科、科技等广谱课程拓宽知识视野;
      • 自由选修课(最低 6 学分):为兴趣探索与知识补全提供灵活空间。

      2. 全程护航的学术支持

      每位学生自入学起便配备专属全职学术导师,全程指导课程选择、学术规划与职业发展。从主修方向确定到跨学科项目设计,从选课学分调整到实习机会对接,导师均提供个性化建议。学生需每月与导师会面,尤其在学业关键节点或面临挑战时,可获得针对性支持,确保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3. 实践导向的能力培养

      项目将 “工作整合教育(WIE)” 列为必修环节,要求学生完成 3-6 个培训学分的实习实践,通过在媒体机构、科技企业、公益组织等不同场景的实战历练,将跨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可参与各类跨学科竞赛与研究项目,如借助理工大学在智能可穿戴技术、可持续时尚等领域的科研优势,参与融合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积累项目经验与行业资源。

      培养目标: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项目以 “培养全球问题解决者” 为目标,通过四年系统培养,使学生具备五大核心能力:
       
      1. 跨维认知能力:从多学科视角拆解复杂问题,批判性整合多元信息形成全面认知;
      2. 知识融合能力:灵活运用至少两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设计创新解决方案;
      3. 可持续领导力:在特定领域秉持专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感,驱动可持续发展实践;
      4. 跨界协作能力:与不同学科、行业人士高效沟通协作,构建多元合作网络;
      5. 终身学习能力:主动规划知识体系更新,适应动态变化的学习与职业环境。

      深造与就业:多元广阔的发展前景

      凭借 “跨学科知识 + 实践能力 + 个性化优势” 的复合特质,毕业生在职业市场与学术领域均具备强劲竞争力。就业方向覆盖科技、金融、文创、公益等多个领域,例如进入科技企业担任产品经理(融合技术与用户研究)、在咨询公司提供跨领域解决方案、或在公益组织开展创新项目。深造方面,学生可凭借定制化知识背景,在跨学科研究领域(如数字人文、可持续科技)继续深造,或根据组合方向申请单一学科的进阶学位。

      适合人群:心怀热爱的探索者

      该项目尤其适合两类学生:一是对多个学科抱有浓厚兴趣,不愿被单一专业局限发展的 “跨界爱好者”;二是关注复杂社会问题,希望通过多元知识工具实现特定目标的 “问题解决者”。无论未来志在创业创新、学术研究还是社会服务,跨学科研究学士学位都能提供适配的知识体系与能力储备,成为个性化发展的坚实基石。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孟晓旭

      从业年限
      5-8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孟晓旭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孟晓旭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