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行业展望留学行业展望
一、宏观定位:从“规模红利”到“质量红利”
1.
全球学龄人口已在2023年达峰,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将以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叠加“技能重塑”带来的终身学习需求,留学客群由“18-22岁”单峰扩展为“18-35岁”多峰。
2.
中国“十四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65%,存量人才升级需求取代“ 焦虑”成为 动因; 年中国年度实际出境人数将维持在75-80万人区间,但人均服务单价由2023年的1.9万元提升至3.2万元,市场规模从1,380亿元增至2,400亿元(CAGR 11.7%)。
二、需求端“三维”变化
1.
目的地再平衡:
美国:份额由28%降至22%,STEM OPT与移民不确定性仍在,但 博士、博士后吸引力难替代。
英国:两年Graduate Route红利尾声,2026年起拟引入“高潜力人才”配额,硕士学制短、总成本低,份额维持20-22%。
加拿大、澳洲:移民通道依旧,但2025年起两国均对授课型硕士设置“省级学签名额”,留学-移民一体化产品溢价明显。
欧盟大陆:德、法、荷、北欧免学费或低学费项目扩容,英语授课比例>55%,2028年预计承接中国生源12%(2023年仅7%)。
亚洲枢纽:港新日韩+马来西亚,地理、价格、文化“三近”,将首次突破10%份额。
2.
学科新热点:
AI+学科交叉:人工智能+医疗、+金融、+材料,2025年起成为STEM新内核。
绿色转型:碳管理、ESG合规、可再生能源系统,2028年相关专业申请量将较2023年翻倍。
创意科技:游戏引擎、数字人、AIGC艺术,带动欧陆小众艺术院校升温。
3.
客群分层:
“高潜力高净值”——国际课程高中生,家庭可投资资产>600万元,追求前30名校,客单价>8万元。
“性价比中产”——普通本科背景,预算20-35万元/年,关注学位含金量与移民通道。
“微留学/在职研”——30岁以上职场人,利用混合制、在线+短出境模块,强调“不脱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