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件材料:比护照更重要的 “隐形清单”
护照与签证是基础,但两类材料常被忽略:一是公证认证文件,学历证明、出生证明需提前在当地公证处办理,再通过外事部门认证,部分国家要求双认证(如法国、西班牙),周期约 2-4 周,建议预留缓冲期;二是紧急联系人档案,将学校国际处电话、当地使领馆地址、租房合同扫描件存为加密 PDF,同步备份至云端和 U 盘,纸质版单独存放。
二、行李打包:“刚需优先” 的减法法则
衣物遵循 “333 原则”:3 套正装(应对面试、典礼)、3 套日常穿搭、3 件保暖外套,避开厚重冬装(可当地采购,性价比更高)。必带物品包括:适配当地插头的万·能转换器(带 USB 接口更实用)、常用药品(如感冒药、肠胃药,需保留英文说明书,避免含违禁成分)、电子设备备用配件(充电线易损耗)。切忌携带食品(多数国家禁止肉类、种子类),文具、洗漱用品等可落地后在超市采购。
三、资金规划:避开换汇与支付的 “坑”
换汇建议分两步:出发前在国内银行兑换 2,000-3,000当地货币(用于落地后交通、购物),剩余金额通过银联卡境外取现(选择免手续费的银行,如华夏银行)。支付工具优先绑定当地主流方式,如欧洲用 PayPal、韩国用 KakaoPay,同时开通信用卡副卡(主卡人国内还款),注意关闭境外无密码支付功能,降低盗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