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7 日香港《行政长官 2025 年施政报告》一发布,教育圈就炸了 —— 继 2024 年把非本地生自费名额上限从 30% 提至 40% 后,2026/27 学年这一比例直接冲至 50%!更狠的是,研究院研究课程超额收生额度从 100% 飙到 120%,相当于每 100 个计划名额能多招 20 人。
划重点:15000 个本地生资助学额一分没减,内地生抢的是 “额外新增” 的自费名额,完全不用慌 “挤占资源” 的问题。
政策深扒:不止扩招,这 3 个变化更关键
这次调整可不是简单 “加名额”,而是从招生到配套全链条升级:
✅ 招生门槛再降:非学生签证持有者也能报兼读制副学位、本科和研究课程!在职党想 “边工作边拿港校文凭” 终于有门路了。
✅ 直资学校开闸:教育局试点允许直资学校扩班、增人,非本地生能通过自费方式入学,中小学阶段赴港读书的选择变多了。
✅ 住宿不用愁:砸钱建宿舍!预计新增超 1.43 万个宿位,以前 “抢宿位比拿 offer 难” 的尴尬有望缓解。
更值得期待的是,香港还在和内地磋商 “副学位互认”,未来职专生跨境sheng学、找工作都能少走弯路。
数据说话:2024 年港校已 “抢人” 超 2.6 万
政策敢扩容,全因市场太火爆。2024/25 学年港八大非本地生总数达 26643 人,头部院校更是 “人气爆棚”:
新东方的录取数据更直观:2025 申请季学员获港八大 offer 数同比涨 40%—— 这还是政策没完全落地的情况,2026 年的机会可想而知!
内地生专属攻略:不同阶段怎么 “薅羊毛”?
2026 申请季已经开跑,首波红利必须抓住!按人群对号入座:
�� 高中生(申本科):港大、港中文的商科、工程等热门专业,以前挤破头,现在名额多了 10%,绩点和语言成绩达标的赶紧冲;
�� 本科生(申硕博):研究型硕博名额增幅 20%,套磁导师时底气更足,学术背景不错的别放过港科大这类理工科强校;
�� 在职党(求进修):兼读制开放后,不用辞职也能读港校学位,想镀金或转行的可以重点看副学位和授课型硕士;
�� 职专生:坐等 “学历互认” 落地,现在可以先关注香港职专课程,提前布局跨境发展。
最后提醒:首波红利期就这 1 年!
港校扩招不是 “无限量供应”,2026 年是政策落地di一年,竞争还没到最激烈的时候。现在就得查目标院校专业的最新招生要求,打磨文书、刷语言成绩 —— 毕竟,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想知道自己适配哪所港校?可以蹲后续的个性化评估,帮你精准踩中政策红利!
更多新鲜留学资讯:https://liuxue.xdf.cn/changchu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一千八百八十八号长春国际金融中心 A 座十一层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