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留学岁月中,许多人都经历过“被选择”的困境——靠F1签证苦读,借OPT阶段艰难求职。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里自问:“这几年,我到底为何而来?”如果你正在一年制与两年制硕士之间犹豫,不妨静下心来,听一段真实的留美选择故事。
今天,我们邀请到毕业于耶鲁大学一年制环境工程硕士、本科毕业于UIUC的启航导师Vera Wei。她用亲身经历告诉你:学制长短并不是关键,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从工科创业到耶鲁跨学科探索,从OPT求职困境到最终明确方向,她将带你走出信息焦虑,做出属于你自己的、清醒而勇敢的选择。
本科我在UIUC主修土木与环境工程。大四那年,我一边修满学分,一边尝试创业——做可持续生活方式相关的内容,和有机食品零售店、手工坊、农场、无包装商店等 local business 一起组织活动,推广绿色生活。
那时候我就很清楚:我并不是一个坐得住课堂、能一直读文献做题的“好学生”,我更享受“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
毕业后我继续创业半年,激情在,想法也多,但现实很快给我泼了冷水——没有身份、没有足够的资源拓展业务,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找到一家公司帮我延长OPT。现实告诉我:目前没有继续“苟”在美国的选项。
那年我拿到了几个 dream school 的 offer:伯克利和斯坦福的两年制 CEE 项目,还有耶鲁的一年制化学环境工程硕士。
是的,很多人劝我去读斯坦福或伯克利,尤其是那种非常硬核、技术导向、资源丰富的两年项目。但我最后选择了耶鲁的一年制项目。为什么?
我小时候就有个小梦想:想在像哈利波特那样的校园里读书。(漂亮美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我想跳出工程圈子,去接触更多跨专业的、有意思的人。
UIUC 本科给了我不错的理工基础,我也不想再重复“两点一线 + 泡图书馆 + 抱 TA 大腿”的生活。我想在短时间内体验新的东西,更新自己。
于是,我去了耶鲁,在新英格兰寒风中,过上了密集课程 + 自我探索并行的一年。
在耶鲁的这一年,过得非常快,也非常密集。课程节奏飞快、project 一个接一个、考试、presentation、每个礼拜还去参加商学院、工学院、环境学院的各种活动🏃……我的生活几乎没有空隙,但过得非常充实。刚适应校园生活,Career Fair 就开始了。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年制项目最大的问题,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没时间喘气”。
但我也想补充一点:对有明确目标、有一定背景的人来说,一年制未必是劣势。像我这样的背景——本科在美国读,英文不拖后腿,本身也做过项目、有点实习、还有创业经历,一年制其实可以“快速收尾”,让我尽快重新上路。最怕的,是对自己没了解清楚就一头扎进一年制,然后在节奏和压力中迷失了方向。
我一直觉得找工作就像一个迷宫——学历背景、能力、语言、简历、面试、人脉、身份政策……还少不了点运气🎈。而一年制的留学生,在这个迷宫里,就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定时炸弹💣”。你必须边跑边拆弹,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最关键的时间窗。我在OPT期间,也经历过那种“投了几十份没有回应”、“面试到最后一轮被刷掉”的崩溃时刻。那种明明你已经很努力了,但现实就是不给你机会的感觉,太常见了。但正因为如此,我后来更坚定地认为:既然我决定不了别人怎么选我,我至少可以决定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一年制,并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我在那一刻对自己的理解最深、对自己未来最清楚的一次判断。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制只是形式,重要的是你用怎样的方式度过它。很多人说“一年制不好找工作”,但也有很多人读了两年制硕士,最后依然一无所获。不管你选的是一年,还是两年,那都是你当下对自己最诚实的选择。问清楚自己:我想花接下来的这1-2年去成为什么样的人?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对自己有多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比“学制”更能决定你的未来。希望你能选对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也希望你,选完就别后悔,勇敢走到底。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 从业年限
- 7-10年
- 帮助人数
- 50人
- 平均响应
-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