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前 90 天:给职场新人的专业实操清单
D1份工作很少“完美匹配”,但你完全可以在前 90 天建立专业口碑、形成可复制的方法论。下面这份清单,帮你把成长“可管理、可度量、可验证”。
一、先把“成功样子”对齐
-
三问上级:我这个岗位的核心产出是什么?衡量指标是什么(时间/质量/成本/满意度)?协作对象有哪些(优先级)?
-
写成一句话:在 X 时间 内,用 Y 方法 把 Z 指标 提高到 K(或把风险降到 K)。这就是你的工作定义。
二、前 30 天:输入期(把地图摸清)
-
读文档:流程/SOP/上期复盘/数据口径,做一页《岗位词汇表》与《人脉图谱》。
-
学工具:CRM/BI/项目管理/知识库,记录账号与常见指令。
-
跟会做纪要(5 行模板):结论|动作|负责人|截止日|风险/依赖。每天 15 分钟复盘:今天学到什么、明天要验证什么。
三、30–60 天:可验证输出期(小而准)
-
选择 1–2 个“低耦合、高可见”的交付:
-
例:把团队的《周报→看板》打通;把老客户回访流程做成清单+话术+表单;把数据口径写成说明文档。
-
-
用 STAR 写成果:情境/任务/行动/结果,带基线与幅度:
-
“将合同流转时长由 10 天降至 7 天(-30%),沉淀《条款校对清单》与《变更记录模板》。”
-
四、60–90 天:承担小项目(能打能收口)
-
排期:里程碑(T+7/T+30/T+60)+风险清单(概率×影响)。
-
评审:每周向上汇报一次进度—问题—请求(No surprise)。
-
复用:把做法固化成 SOP/模版/脚本,可交给下一位新人使用。
五、沟通要“前置目的、后置留痕”
-
会前发 3 行:目标/议题/所需决策;会后 10 分钟内发纪要(见上模板)。
-
邮件三段式:背景与目标|选项与权衡|建议与请求(截止日/责任人)。
-
即时消息≠结论:重要结论、承诺与变更,用邮件或知识库留痕。
六、时间与任务管理
-
两张清单:今日 Top3(必须完成)+待办池(按四象限分级)。
-
日历块:高强度任务设 60–90 分钟深度工作块;把复盘与学习也写进日历。
-
SLA:外部请求 2 小时内回执、24 小时内给初步答复;逾期前主动报障。
七、数据与合规(碰数据的人必须会)
-
三件事:口径一致(写清计算公式)、样本充足(说明周期与来源)、可复现(附脚本/操作步骤)。
-
敏感信息:遵守隐私与数据合规(PIPL/GDPR/公司制度),最小化收集、授权可追溯。
八、向上与跨部门协作
-
向上管理:每周 15 分钟 1:1,报“进展—困难—需资源—下一步”。
-
跨部门:换位写“对方收益”,给选项 A/B,明确接口与时限,减少来回成本。
九、反馈与成长
-
要具体反馈:请上级点评“这份文档/这次汇报”的一处可改进点;下次对照清单改进。
-
找导师:确定一位愿意分享做法的人,跟 2 次现场,模仿其结构与标准。
十、职业底线与常见坑
-
底线:不造假、不泄密、不越权、不做灰色操作;遇到不当要求,记录并求助。
-
常见坑:只说“我负责/参与”不谈结果;过度承诺;沉迷工具不解决问题;拉群开会不收口。
附:三个可即用的小模版
-
30–60–90 目标卡:
-
30 天:摸清流程/工具/人脉→提交《岗位词汇表》
-
60 天:完成 1 个可验证交付→评审通过
-
90 天:主导 1 个小项目→沉淀 SOP/模版
-
-
会议纪要 5 行表:结论|行动|负责人|截止|风险/依赖
-
请示邮件三段式:背景目标|可行方案(优缺点)|建议与需批示事项(时限/资源)
把工作当作对业务目标的专业回应:对齐—量化—留痕。做到这三点,你的前 90 天就会被看见,后 900 天会更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