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活不仅是学业上的成长,也是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启”。在英国生活几年后,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些以前完全没有的习惯。回头一想,这些小习惯不仅让我更好地适应了海外生活,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英国留学后养成的 5 个生活习惯 👇
1. 出门前一定看天气预报 🌧️
在英国生活,你会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一天四季”。明明早上出门时阳光明媚,中午就可能狂风暴雨,下午又艳阳高照。
刚来时我常常被淋得全身湿透,后来学会了每天早晨diyi件事就是打开天气预报,甚至比刷消息还要重要。慢慢地,我还培养了随身带伞的习惯——小到可以塞进包里,不占空间,但总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适应秘诀:不要指望天气预报 100% 准确,但带把伞总是不会错的。
2. 提前预约一切 🗓️
在国内习惯了“随时可办”,到了英国才发现几乎所有事情都要 预约。
-
看病要预约 GP(全科医生)
-
去银行办理业务要预约
-
剪头发要预约
-
餐厅尤其是周末晚餐,也最好提前订位
一开始总觉得麻烦,但慢慢也就适应了这种“有计划的生活”。甚至连周末出游,我都会提前查好火车时刻、买好票,生怕临时去排队耽误时间。
适应秘诀:善用各类 APP,比如 NHS App、Trainline、OpenTable,能省下不少时间。
3. 超市比价 + 打折囤货 🛒
英国的生活成本不低,尤其是伦敦,刚来时经常被物价吓到。但慢慢地,我学会了“薅羊毛”。
-
各大超市(Tesco, Sainsbury’s, Aldi, Lidl, M&S)我都逛过,心里大概有一份“物价地图”。
-
经常盯着打折信息,遇到半价牛奶、打折三文鱼时毫不犹豫囤货。
-
还养成了用“黄标食品”做晚餐的习惯(保质期临近,价格会便宜很多)。
这种比价与精打细算的习惯,让我在有限的生活费里吃得还算不错。
适应秘诀:如果长期居住,办理超市会员卡(如 Tesco Clubcard、Nectar Card),积分和会员价能帮你省不少钱。
4. 说“谢谢”和“抱歉”成口头禅 🙏
英国人非常注重礼貌,不管是在课堂上、超市收银台还是公交车上,你会发现 “Thank you” 和 “Sorry” 出现频率jigao。
刚开始我觉得有点过度,但久而久之自己也被“同化”了:
-
下公交车时会对司机说 “Thanks”。
-
在街上不小心擦肩碰到别人会立刻说 “Sorry”。
-
邮件结尾也习惯加上 “Best regards, Thanks”。
这种“过度礼貌”其实让人与人之间的氛围更轻松,尤其在一个陌生国家,这样的礼貌习惯也让我更容易获得尊重。
5. 重视个人空间与隐私 🏡
英国人非常注重 个人空间。比如:
-
在地铁上几乎不会和陌生人聊天。
-
排队时会保持适度距离。
-
邀请别人来家里吃饭是一件很郑重的事,而不是随随便便。
留学几年后,我也慢慢学会了 给别人留空间,也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边界感。比如,不随意打听别人收入、感情状况;不在公共场所大声讲电话。
这种习惯让我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更加自如,也能更好地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写在最后
留学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一段重新塑造自己的旅程。
这些在英国养成的习惯,很多可能看似细枝末节,却悄悄地改变了我看待生活的方式。
有人说,真正的留学收获,不止是一纸文凭,还有那些在异国生活中学会的适应与成长。
或许若干年后回国,我依旧会习惯随身带伞、逛超市看打折、下车对司机说声 “Thanks”——那都是英国留学带给我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