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背景与行业需求
在当今游戏产业中,技术美术师成为了连接创意与实现的关键桥梁。他们需要像程序员一样理解代码逻辑,又要如同艺术家般具备敏锐的设计感知。例如,在一款 3A 游戏的开发中,技术美术师要运用编程知识优化游戏引擎性能,确保精美的美术资源能流畅运行,同时依据艺术审美对角色建模、场景渲染进行精细调整,让游戏画面达到电影级质感。市场对这类复合型人才的渴望愈发强烈,成为推动游戏产业不断创新的核心动力。
-
二、课程体系构建
(一)跨学院强强联合
南洋理工大学的 GDAT 课程依托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与计算机科学与数据科学学院(CCDS)的跨学院合作。ADM 学院在 2025 年 QS 艺术与设计排名中位居全球第 19 位,其在艺术创意培养方面底蕴深厚;CCDS 学院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 QS 排名全球第 5 位,技术实力强劲。两大学院携手,为学生搭建起跨学科学习的广阔平台。
(二)前沿课程模块
生成式 AI 辅助创作:课程聚焦当下热门的 AI 工具在游戏内容生成中的应用。学生学习如何利用 AI 算法生成游戏角色、场景、剧情等元素,探索 AI 驱动的创意流程,大幅提升游戏开发效率。比如,通过 AI 图像生成技术快速搭建游戏场景原型,再由设计师进行艺术加工,实现创意与技术的高效结合。
元宇宙建模与开发:该模块引领学生走进元宇宙世界,学习构建虚拟世界场景的技术与方法。从基础的 3D 建模技巧,到适用于实时渲染的沉浸式环境构建,学生掌握多边形建模、NURBS、细分曲面等技术,打造出细节丰富、交互性强的元宇宙空间,为未来投身元宇宙游戏开发、虚拟社交平台建设等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实时渲染与沉浸式媒体设计:致力于打造电影级交互体验,学生深入学习实时渲染技术,让游戏画面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逼真的光影效果和流畅的动画。同时,研究沉浸式媒体设计,通过巧妙的剧情叙事、声音氛围营造以及反馈奖励机制,增强玩家的沉浸感,使玩家仿佛置身于游戏世界之中。
-
三、课程学习模式
(一)项目制教学
课程采用项目制教学,从入学伊始,学生便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沉浸式投入到游戏项目开发中,如同置身真实的游戏工作室。在 “艺术与技术协作” 课程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团队,有的负责创意构思与美术风格设定,有的专注于玩法设计与代码编写,共同完成游戏提案,并制作出可展示的游戏 demo。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游戏开发各环节的技能,更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
(二)行业合作
为确保学生能无缝对接行业需求,课程积极与各大游戏企业、互动媒体公司开展合作。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接触行业前沿技术与工作流程。例如,与育碧、EA 等知名游戏大厂合作,参与其正在开发的游戏项目部分环节,或是针对新兴数字娱乐平台的需求,开展实践项目研究。这种紧密的行业合作,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毕业时带着沉甸甸的作品集踏入职场,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学制设置:课程提供全日制与兼读制两种学习模式。全日制最短学制 1 年,最长不超过 3 年,适合希望集中精力快速提升,尽早投身行业的学生;兼读制最短学制 2 年,最长不超过 4 年,为在职人士提供了边工作边深造的机会,实现工作与学习的平衡。
毕业条件:毕业需满足学分与成绩两方面要求。学分方面,需完成 30 个学术单元(AU),包括 5 门核心课程(15 AU)与 5 门选修课程(15 AU)。核心课程涵盖游戏设计原理、艺术与技术协作、社会向游戏、人机交互、毕业设计等,筑牢学生专业根基;选修课程丰富多样,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在艺术创意、技术编程、行业趋势等方向进行深入学习。成绩要求上,累积平均绩点(CGPA)不低于 2.50,以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
五、申请相关信息
招生时间:每年仅 8 月开放一次招生。以 2026 年 8 月入学为例,申请期为 2025 年 11 月 1 日至 2026 年 2 月 28 日,有意向的学生需密切关注时间节点,提前做好申请准备。
申请要求:学历方面,本科毕业即可申请,无严格专业限制,但设计、计算机、工科背景优先。语言要求为雅思 6.5 或托福 85,无需 GRE 成绩。申请材料包括简历、个人陈述,艺术背景学生建议提交作品集,通过多方面材料全面展示学生的专业素养、学习热情与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