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扎实会计功底的 Jayson Li,曾熟练游走于财务报表与审计流程间,但心底对 “金融决策与投资分析” 的渴望,让他不甘止步于 “算账”—— 南洋商学院(NBS)金融硕士(MSc Finance)项目,最终成为他跨越职业边界、跻身新加坡金融圈的关键跳板。
一、转型起点:从 “会计舒适区” 到 “金融新渴望”
会计背景让 Jayson 精通税务与报表分析,却也让他逐渐看清职业瓶颈:“我想做的不是记录过去的财务数据,而是通过分析预判未来的投资机会。” 这份对 “主动决策” 的追求,让他将目光投向金融硕士项目。
对比香港及全球多所院校后,Jayson 坚定选择南洋:“其他项目要么偏理论,要么节奏过慢,而 NBS 的课程既有挑战性,又能直击实战需求 —— 我宁愿在高强度学习中真正掌握技能,也不要一张‘文凭’。”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汇聚着银行、资管机构等资源,“在这里求学,相当于站在行业前沿,就业机会触手可及”。
二、项目赋能:双语教学与实战经历破局
NBS 金融硕士的两大特色,彻底点燃了 Jayson 的金融潜力。
一是中英双语教学模式,让他既能精准理解全球金融理论,又能无障碍对接亚太市场需求 ——“未来想在新加坡发展,双语能力是打通中西方业务的关键”。二是 “学生行业实地考察(SIFTs)” 项目,让他走进纽约梅隆银行(新加坡)、瑞士银行(中国)等机构,“2023 年的 SIFT 交流日,我通过圆桌会议次深入了解金融科技与可持续金融,这直接让我爱上了 ESG 投资领域”。
课堂之外,Jayson 在可持续金融选修课上的实践更成了 “职业敲门砖”。他带领团队研究 Grab Holdings 的 ESG 表现时,没有局限于教授推荐的数据,反而深挖 MSCI 等评级机构的方法论 —— 这份深入的研究,让他成功获得 MSCI 为期 8 个月的 ESG 研究岗合约,“这段经历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在简历上有了‘硬核亮点’”。
三、职业蜕变:从课堂到家族办公室的投资分析师
如今,Jayson 已在新加坡一家家族办公室担任投资分析师,日常工作全是 NBS 课程的 “实战应用”:用财务建模与估值技能评估投资机会,用风险管理知识设计对冲策略,甚至用资产配置理论为客户构建模型投资组合。
“课程里的财务建模训练,让我能快速分析金融数据、搭建估值框架;投资组合管理课上学的风险缓释技术,帮我精准管控客户资产的整体风险。”Jayson 坦言,这些技能正是他从会计转型投资的 “核心武器”。
虽靠自身实力拿到 offer,但他格外认可学院的就业支持:“校友网络帮我链接到行业前辈,就业网站上的专属岗位让我获得多个面试邀约 ——NBS 不仅教我技能,更给了我进入金融圈的‘入场券’。”
回望转型路,Jayson 的经历印证了 NBS 金融硕士的价值:它不仅是知识补给站,更是职业转换器 —— 让有野心的会计人,能突破专业边界,在金融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正如他给后辈的建议:“保持求知欲,金融行业日新月异,只有紧跟趋势、扎实技能,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