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整理的是中外合办硕士项目申请相关的常见问题,也是最后一篇总结。主要围绕选校和申请流程中的一些疑问。
中外合办可以全程线上授课吗?
不可以。目前不同项目会有一定比例的线上课程(如部分外方教师的课程),但完全线上授课的项目通常不在正规范围内,可能存在不认证的风险。
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多数项目会在前一年10月至次年3月之间开放申请,6-7月截止。部分项目全年接受申请。
通常为秋季开学,也有少量项目设有春季和秋季两个入学时间。由于招生名额有限,建议在网申开放后尽早提交申请。
项目的申请要求有哪些?
-
学历要求:一般需要本科学历(包括网络教育、成人自考等),部分项目接受大专学历且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申请人。
-
语言要求:需提供英语能力证明,如托福、雅思、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等。有些项目在申请阶段无语言要求,通过校方的入学考核即可。
项目的申请材料有哪些?
-
基本材料:报名表、中英文成绩单、学位学历证书(海外学历需认证)、语言成绩、实习/工作经历证明(如有)。
-
文书材料:个人简历、英文个人陈述(如基本情况、个人经历、未来规划等)、推荐信。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申请前需要明确自身条件,如学历、英语水平、工作经历等,再结合对硕士项目的需求(学制、预算等)筛选。
对于在职申请人,可以重点关注非全日制项目,并留意上课时间、地点及授课语言,判断能否与个人情况匹配。
录取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录取一般会综合评估申请人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语言能力和整体素质。入学考核重点关注英语能力、学习动机、职业规划,以及沟通和逻辑思维等。
只要满足基本条件,并在面试和文书中充分准备,录取的机会较大。
毕业要求如何?
中外合办硕士项目的毕业标准较为明确。学生按要求完成课程并修满学分,或通过论文答辩,即可顺利毕业。
部分项目无需论文答辩,也能以完成课程学分的方式获得学位。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