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日本似乎是一个民族构成单一的国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日本的民族构成犹如一幅多元共生的文化拼图,既有着占据主体地位的大和民族,也有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的阿伊努族和琉球族 ,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各自的故事。
大和民族:日本的主体力量
大和民族作为日本的主要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约1.2443亿人(2023年8月数据) ,广泛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从血缘关系来看,大和民族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有着黑头发、黄皮肤、体毛和胡须较少的典型黄种人特征。尽管曾经人均身高较矮,但近年来平均身高明显增加,已达到1.7米左右。
大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丰富。在古代,日本列岛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公元前数千年,岛上居民以渔猎、采集或刀耕火种农业为生,处于绳纹文化时代。公元前3 - 公元2世纪,中国大陆的金属工具、窑式烧陶与水稻栽培技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九州,开启了弥生文化时代。3 - 4世纪,以今奈良为中心建立大和国,统一了日本各部落,“大和民族”之称也由此而来。此后,日本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尤其是在6 - 8世纪,吸收中国盛唐时代的农业、工艺、建筑、佛教等文化,同时吸收朝鲜、印度文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又大量吸收欧美文化,形成东西方多种文化大融合的局面。
在文化上,大和民族创造了独特的日本文化。语言方面,日语是其母语,虽语言系属未定,多数学者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日语受汉语影响极大,早自中国汉代便开始输入汉字,并利用汉字偏旁创造假名。宗教信仰上,流行多种宗教,大乘佛教自6世纪经朝鲜传入后迅速普及,固有的神道教也很普遍,很多人都有神、佛并重的双重信仰,或同时兼信几种宗教 。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的和服是仿照中国唐代服式改制而成,至今每逢节庆仍有很多人穿着。饮食上爱吃酱汤和甜食,年节喜庆时吃红豆饭以示吉祥。农村居民多住木板平房,屋内铺草席,进屋脱鞋的习俗也一直保留。此外,日本的歌舞伎、茶道、花道、书道等传统文化,也多是大和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
阿伊努族:被边缘化的原住民
阿伊努族是日本的原住民,他们曾广泛分布在北海道及周边地区。千百年来,阿伊努人以半游牧渔猎为生,在容貌、语言和文化上都与大和民族明显不同。阿伊努人身材比和族短矮,体毛发达,头发黑而卷曲 。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由于没有文字,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和风俗习惯的沿袭。
然而,阿伊努族的发展却充满坎坷。大约13世纪,阿伊努族与大和民族开始贸易往来,但大和民族受夷狄观念影响,看不起阿伊努人,称他们为“虾夷人” 。明治时期,日本将北海道并入国土,进行“开拓”运动,大和民族大规模迁入北海道,严重挤压了阿伊努族的生存空间。1899年,日本明治政府出台《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虽将阿伊努族视为日本国民,但实际否定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实施了一系列同化政策,如禁止阿伊努女性纹身、男性戴耳环;要求阿伊努人改日本名字,强制阿伊努儿童学习日语,禁止在学校说阿伊努语等。这些政策对阿伊努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如今,阿伊努族文化传统濒临灭绝,人口规模也不断萎缩。据统计,2006年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约2.3万,而2017年这一数字已降到1.3万 。并且,日本社会对阿伊努人的歧视依然存在,在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阿伊努族均大幅低于日本平均水平。直到2019年,阿伊努族的原住民地位才正式得到法律承认,但在自然资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应有权利仍存在诸多空白。
琉球族:历史夹缝中的独特存在
琉球族主要生活在琉球群岛,也就是现如今的冲绳县。琉球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在19世纪之前,琉球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着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琉球国与中国保持着长期的朝贡关系,在文化上深受中国影响,从建筑风格、服饰特点到礼仪制度等方面,都能看到浓厚的中国元素。
19世纪,日本侵占了琉球国,琉球民族从此成为日本民族的一部分。尽管被日本统治多年,但琉球族依然保留着一些独特的文化传统。在语言上,琉球语和日语有着明显区别,琉球语包含多种方言。在文化习俗方面,琉球的传统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也与日本本土有所不同。例如琉球的Eisa舞,舞者手持棍棒,节奏明快,充满活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然而,琉球族在日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琉球族的历史和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传承。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琉球群岛在军事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使得琉球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军事部署等因素的影响,当地民众对美军基地等问题也有着诸多不满和诉求。
日本并非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大和民族、阿伊努族和琉球族共同构成了日本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日本复杂多元的民族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