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Major文书在Common App和Supplements中占据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展示学术热情的关键,更直接决定招生官是否认可学生与目标专业的 “适配度”。
很多同学写的时容易陷入 “迷茫”,或者满腔热情不知如何表达,或者担心自己的故事不够动人。
“不知道怎么把经历和专业关联起来”
“写出来的内容看起来很空洞”
“怕和其他人写得差不多,没有亮点”
“感觉写着写着就变得过于功利”
今天,我们就从招生官的审核逻辑出发,拆解 Why Major 文书的写作核心,给出可落地的方法,帮学生避开雷区,写出真正有说服力的文书。
01
先想清楚:招生官想从“Why Major”里看到什么?
我们先看这几所大学Why Major文书题目:
UT奥斯汀(250字):
Please describe your interest in your intended major and how your interest in the field developed.
南加州大学(300字):
Describe how you plan to pursue your academic interests and why you want to explore them at USC specifically. Please feel free to address your first-and second-choice major selections.
康奈尔大学(650字):
Students in Arts and Sciences embrace the opportunity to delve into multifaceted academic interests, embodying in 21st century terms Ezra Cornell’s “any person … any study” founding vision. Tell us about the areas of study you are excited to explore, and specifically why you wish to pursue them in our College
佐治亚理工学院(300字):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your chosen major at Georgia Tech, and what opportunities at Georgia Tech will prepare you in that field after graduation?
波莫纳学院(300字):
What gets you excited about your academic interest selection(s) above?
很明显,Why Major 文书不是想听你“夸专业有多好”,本质是考察三个维度:
背后的“为什么”
真正的“感兴趣”,是需要深层动机和思考过程。不是一句 “我喜欢计算机”,而是能说清 “计算机专业的哪门核心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我关注的研究方向(如人机交互)在行业中有哪些应用场景”。以及你是如何主动追求和深化这一“兴趣”,展现自己学术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与学校的契合度
也就是“你的经历,如何支撑你选择这个专业”。体现 “经历→思考→明确专业方向” 这一逻辑。这里的经历可以是竞赛获奖,也可以是课堂项目(为社区设计垃圾分类方案)、课外实践,或者是一次自主探索。
未来规划的清晰度
选择这个专业后,你将如何学习?长期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比如申请商科的学生,若能结合目标院校的 “创业孵化器项目”,说明本科阶段学习计划,会让招生官觉得你“目标明确,不是盲目选专业”。
02
搭建框架:从“有内容”到“写得好”的黄金结构
✅ 一步:溯源 —— 引人入胜的开头
用一个具体的“细节/故事/问题/瞬间”讲清“兴趣起点”。
开头的表述,既真实可感,又能自然引出专业兴趣。
✅ 第二步:关联 —— 让“能力”与“专业需求”精准匹配
详细阐述你的兴趣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深化的。
通过2-3个具体事例(课堂项目、课外阅读、科研活动、实习等)展示你的成长轨迹,要主动对接目标专业的 “能力要求”。
✅ 第三步:展望 —— 结合 “院校特色”,说明“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我们学校”
这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一点,Why Major 文书不仅要讲 “为什么选这个专业”,还要讲 “为什么选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而且一定要极其具体,比如:
提1-2门非常具体的高级课程或跨学科课程
提1-2位教授及其研究方向,并说明你渴望与其学习
点出独特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学术项目等院校资源
最后,将你的专业兴趣与短期(大学期间)和长期(职业/人生)目标连接起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