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映像学科「过去问」深度解析:四大名校考什么?套路全拆解!
日本映画大学:用作品说话,面试“聊电影”定生死
留学生选拔:日语(听+读+语法)+ 20分钟电影深度面谈!需提前准备「本命电影」——从导演风格、镜头语言到主题思想,用日语讲清“为什么这部作品打动你”。
-综合型3选1:
影像表现:带作品集面试!广播部作品、班级文化祭短片均可,教授会追问“拍摄时如何解决构图/光线问题”;
文章表现:现场聊“角色设计”,比如“你如何塑造一个在京都打工的外国留学生形象?”需展现对人性细节的观察;
身体表现:先跳一段即兴舞蹈/戏剧片段,再谈“肢体如何传递情绪”,适合有表演基础的考生。
- 自由综合型:线上/线下二选一!线上考800字影评(别只复述剧情,要分析“某组蒙太奇如何推动主题”),线下直接和教授辩论“动画 vs 真人电影的表现力差异”。
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编导/摄影双轨考,日语+创意双重压力
- 留学生专属:100分钟1000字小论文(主题可能是“短视频时代,电影的艺术性会消失吗?”)+ 面试「全日语暴击」——从自我介绍到朗读电影台词,再到用肢体模仿“开心/愤怒”,考察日语应用能力。
- 摄影方向:注重“技术细节”,过去问曾要求“解释大光圈拍摄夜景的优缺点”,需掌握基础相机参数和布光逻辑。
京都艺术大学:玩的就是“沉浸式创作”,小组协作定成败
- 综合型选拔= workshop实战:
摄影方向:
- 1期:给10张随机照片,2小时内编成“有故事线的写真集”,还要写300字创作思路(比如“用‘雨天的窗户’串联起孤独与期待”);
- 2期:剪杂志拼贴画,小组讨论“为什么剪这个元素?”,教授全程观察你的沟通能力和审美。
编导方向:
- 1期:现场组队拍短片!给定主题“校园里的声音”,3小时内完成拍摄+剪辑,放映后接受“灵魂拷问”:“这个镜头为什么用仰拍?”
- 2期:看完《千与千寻》片段,1小时内写议论文“如何向没看过的人安利这部电影?”,重点是“用镜头语言分析代替剧情概括”。
- 留学生选拔:全学科统考「素描+小论文」,素描可能考“用线条表现‘速度感’”,别以为摄影生就不用画画!
武藏野美术大学:只有摄影方向!“感觉测试”脑洞大开
- 留学生必看:3小时“感觉测试”——给一个带「合」字的二字词语(比如“合格”“集合”),用图画+文字表现你联想到的场景。
例:抽到“和合”,有人画了“老茶馆里拼茶碗的老人”,配文“裂痕拼合后,反而成了 一无二的花纹”,教授看中的是“从词语到画面的想象力转化”。
备考黄金Tips
1. 刷片+复盘:日本映画大学常考本土导演(是枝裕和、黑泽明),京艺偏爱独立电影,建议每周写1篇影评,练“用专业术语讲清个人感受”。
2. 动手实践:拍3组不同主题的摄影作品(人像/纪实/实验),剪1部5分钟短片,作品集是面试“硬通货”。
3. 日语突击:重点练“电影相关词汇”(如アップクローズ特写、モンタージュ蒙太奇),避免面试时“想说却说不出”。
毕业生作品参考
- 岩波詩織《ホール・イン・ハート》:用“心脏的X光片”隐喻家庭关系,镜头语言细腻到窒息;
- 遠藤愛海《さよならピーチ》:少女与桃子的奇幻故事,色彩运用获国际短片奖。
想考映像学科?先从“看懂过去问的套路”开始——毕竟,知道教授想考什么,比盲目刷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