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近对外国人的“经营・管理签证”政策大刀阔斧地改了,这事儿可不小。门槛一下从500万日元飙到3000万日元,足足翻了六倍!更狠的是,以后还得强制雇一个人。
这新规预计2025年下半年就全面落地。这可不是简单的行政调整,背后是日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一次深思熟虑的取舍。
日本移民局,也就是法务省,这次真是下了狠手。他们明确说了,“经营・管理签证”的初始资本金,必须提到3000万日元。这可不是小数目,摆明了告诉大家,想来日本创业,兜里得有真金白银。
光有钱还不行,新规还加了个硬性条件:你必须雇至少一名全职员工。这意思很明白,不光要你投资,还得你实实在在为当地创造就业。
不光是钱和人,对申请人的要求也高了。管理经验得三年以上,或者你得有个硕士学位。商业计划书也得专业,找专业人士审核。
这一系列新规,预计在2025年晚些时候全面实施。这也就意味着,那种想靠一点小钱就能在日本混个居留权的时代,彻底过去了。
新政策主要针对新来的申请人。他们不光得拿出3000万日元的资本金,还得把钱的来路说清楚。比如卖房子的凭证,或者大公司发的工资流水。
光是雇一个员工,一年人力成本就得六百万日元左右。
那些已经拿到签证的外国人呢?续签暂时还按老规矩来,但审查会更严。每个季度都得交经营报告,纳税记录、员工社保信息,一样都不能少。
现在,那些已经递交申请的,大概率还能赶上旧政策的末班车。不过,有些地方的入管局已经开始要雇佣协议原件了,这说明政策收紧的苗头,已经提前冒出来了。
新规一来,行业肯定要大洗牌。那些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会受益,而那些“皮包公司”想续签,就难了。估计2025年,续签的拒签率可能会飙到三成。
对合规企业来说,投机者少了,市场干净了,利润空间说不定还能扩大。有客户就因为员工多了,还享受到了所得税减免。
这次政策收紧,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背后,是日本社会对过去签证制度被滥用,积累已久的不满和焦虑。
这几年,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的中国人特别多。去年底,光是中国籍的持有人就超过2.1万,比2015年翻了一倍还多。
所有外国籍的持有人,总数已经突破4万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挤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
“经营・管理签证”的初衷,是想吸引国际创业者,带动创新和就业。可实际操作中,它却渐渐成了不少人拿长期居留权的“捷径”。
有些人,根本不是真心想创业,就是冲着拿身份来的。注册个民宿公司,搞个空壳法人,或者“纸上创业”,这类现象泛滥成灾。
这些行为不光搅乱了市场秩序,也让日本民众开始质疑制度的公平性。
比如大阪,就查过一家民宿管理公司。注册资金是够了,可压根没实际运营,就靠租房来回倒腾弄点流水。还有些同行,注册个公司做代购,然后靠恶性压价,把市场搞得乌烟瘴气。
这些“伪创业者”的存在,让“创业”变成了“移民”的幌子,也让日本人开始担心社会稳定会不会受影响。
政策调整的背后,其实是日本社会骨子里那种深层的保守。在经济发展和文化社会稳定之间,他们更倾向于维护后者。
这种心态,反映出日本人对“同质性”社会结构的偏爱,也担心外来者过多介入,会带来文化冲击和资源分配问题。日本社会舆论对这类现象非常敏感,政府就是想通过提高门槛,把那些不符合制度初衷的外来者“过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