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邀请,印度总理莫迪在8月29日至8月30日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宣布了未来十年日本对印度10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4.9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并首次系统修订了17年前的《日印安全合作联合宣言》。莫迪还作出了这样的表态:“印度和日本将共同塑造亚洲世纪。”
在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动的情况下,日印高调走近,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首先,日印面临共同的对外战略难题。本届美国政府上台后对全球加征关税,日本和印度被“重点照顾”。尽管莫迪和石破茂通过各种形式向白宫示好,但美方并不领情,依然“重拳出击”。在共同的关税打压面前,日印双方可能希望“抱团取暖”,从而一定程度上对冲美方关税大棒带来的冲击。
其次,日印双边合作能够各取所需。从日方角度看,拉拢印度有助于实现日本的“印太构想”。近年来日印关系不断升温的一个突出因素,或可解读为日本青睐印度所处的独特地缘政治地位。印度半岛的最南端扼守着日本能源进口海上交通要道,与印度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加强日本的能源安全保障。此外,此次双方领导人会晤后的《日印首脑共同声明》就提到,要充实“印太构想”内涵。日本若想要落实前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印太构想”,与印度交好是一项基本条件。日本不断深化与印度战略合作关系的其中一个长远目标,可能就是借印度之力,加强对“印太”区域内的外交和安全布局,对“假想敌”进行限制。而印度近年来也提出了“东向行动”战略目标,与日方的战略布局有交集,存在与日本合作的动机和需要。
最后,日印在经贸、科技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有着深化合作的潜力和动力。莫迪表示:“日本的技术优势加上印度的规模可以打造‘完美’的伙伴关系。”石破茂也称:“日本的科技和印度的人力资源与巨大市场相辅相成。”这也是日方承诺投资10万亿日元、两国领导人同意合作引进日本新干线列车等具体成果能够达成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莫迪政府提出要在207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作为全球碳排放最 高的国家之一,印度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与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而日本在这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印度需要日方的资金和技术,日本则可借此拓展在印方的市场,既能彰显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优等生”的形象,还能借此强化日印合作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