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与星象崇拜和农耕文明相关。古老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靠鹊桥相聚,这一爱情故事是七夕节动人的文化符号。
奈良时代,七夕节随中日文化交流东渡日本,起初在宫廷和贵族阶层流行,有七夕诗会、穿针乞巧等活动。后来,七夕节传入民间,融入日本本土文化,形成独特习俗,成为人们表达心愿、追求幸福的时刻。
不一样的七夕日期
日本七夕节在节日日期上独具特色。明治 6 年(1873 年)日本改历,多数地区七夕节改为新历 7 月 7 日,与中国农历七夕时间不同。
而东日本、北海道、仙台等地别具一格,将七夕节推迟到 8 月 7 日,也有说是 8 月 6 - 8 日这三天,其庆祝活动在夏日尾声别具光彩,与旧历七夕时间更接近,像是对传统的深情回望。
缤纷多彩的七夕习俗
(一)挂纸笺
在日本,挂纸笺是七夕节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习俗。每至七夕,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在色彩鲜艳的短笺上写下祝福与愿望,挂在竹枝上。
七夕节活动尾声,人们把承载心愿的竹条和供品放在院子里,再放入河中,相信心愿会传至牛郎织女身边得以实现。挂纸笺习俗既寄托个人心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停下脚步思考梦想,为生活增添诗意与浪漫。
(二)制作与悬挂人偶
在长野县松本市、新泻、山梨等地区,制作与悬挂人偶是七夕节的一大特色。七夕期间,人们精心制作身着华丽和服的精美人偶,挂在门前,成为独特风景线。
制作过程满含匠心与温情,人们用优质材料和精湛技艺让人偶栩栩如生。人偶寓意着希望 “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 ,体现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传承;也寓意 “孩子顺利成人”,饱含父母关爱祝福;在一些地方,还代表 “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 。
悬挂人偶不仅是装饰,更是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让人们感受家庭温暖、亲情珍贵,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七夕祭
“七夕祭典” 是日本七夕文化的重要部分。每年七夕,日本各地举办盛大七夕祭,仙台七夕祭、湘南平塚七夕祭和安城七夕祭最为有名,吸引众多游客。
仙台七夕祭的主角是 10 米以上的巨大竹饰,手工制作,工艺精湛。节日时仙台街头挂满装饰,人们载歌载舞,祭典前还有大型烟花祭。
湘南平塚七夕祭以豪华装饰著称,主会场附近展出约 500 个华丽竹饰,有的超 10 米。夜晚竹饰被灯光点亮,还会举行 “七夕大通千人游行” 活动。
安城七夕祭约千根竹饰品装点街道,祭典期间有强劲舞蹈表演,还有约 3000 个许愿球放飞活动。
这些七夕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欢聚共享欢乐,感受节日氛围与日本文化魅力 。
(四)吃挂面
在日本,七夕节有吃挂面的独特习俗,起源可追溯到奈良时代,当时人们食用的索饼酷似中国麻花,由小麦和米粉混合制成,后逐渐演变成挂面。平安时代书籍记载 “七夕吃挂面大病不生”,赋予其特殊寓意。皇宫的这一风俗流传到民间,延续至今。
挂面口感清爽可口,在炎热夏天也深受喜爱,能预防食欲不振和夏日厌倦症。七夕节一家人围坐吃挂面,它承载着关爱与健康祝福,是七夕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五)特色活动
除传统习俗外,日本各地七夕节还有丰富特色活动。北海道 8 月 7 日有 “讨蜡烛” 活动,孩子们手提灯笼唱着歌谣讨取蜡烛或糕点,增添欢乐温馨氛围。
东京的晴空塔和东京铁塔会亮灯,浅草寺也举办特别活动,人们在此祈福许愿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东京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海洋公园会推出特别庆典,米奇和米妮扮成牛郎织女送祝福,园区设 “许愿区”,还推出众多浪漫特色商品。
这些活动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为人们提供多样节日体验,让七夕节焕发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