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8月20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全线业务录得强劲增长,胜出市场预期,多项数据创下半年度历史新高。其中,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元,大升39%;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元,按年升33%。新股集资总额达1094亿元,按年升716%,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港股成交额重回2000亿,至今保持稳定成交。而「2000亿」这个成交数据,以往只有在港股牛市顶峰时才会出现,并没有如此长期持续过。
各市场表现持续强劲
创下多项历史新高
据港交所当天发布的业绩报告,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及溢利均创历来半年度新高。收入及其他收益共录140.76亿港元,按年升33%,胜于多间券商预测介乎135.9亿至138.57亿元。
各个市场交易表现持续强劲,并创下多项历史新高。其中,上半年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元,按年升118%;香港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38亿元,较去年同期升184%。
沪深港通成交额方面,北向及南向均创历年的半年度新高。
IPO居全球首位
230企正轮候上市
财报中最亮眼的是,新股市场强劲增长,上半年集资额居全球首位。期内共迎来44家上市公司,包括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型新股宁德时代;新股集资总额达1094亿元,按年升716%。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约230家企业轮候上市,亦有更多企业正在接触。相信对于香港的新股市场而言是一个好现象。至于内地市场重启IPO(首次公开招股),她指同样是一件好事,强调港交所对部分有意出海的企业具吸引力,与内地三个交易所属互补及错位发展,双方各具优势,两地交易所合作可满足不同企业的IPO需求。
港交所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陈翊庭也透露,自专线推出以来,至今已新增50家以第18A章(生物科企)和第18C章(特专科企)上市规则申请IPO的企业。
陈翊庭提到,受惠去年第三季中央出台刺激经济措施,加上今年初内地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掀起AI(人工智能)浪潮,世界各地投资者正重新评估香港科网股价值。
持续稳定成交「2000亿」
「新常态」破纪录
财报显示,2024年港股成交额停留在千亿水平;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成交开始上涨至两千亿水平,稍微回落后;2025年一季度开始重回两千亿,至今保持稳定成交。而「2000亿」这个成交数据,以往只有在港股牛市顶峰时才会出现,并没有如此长期持续过。
为何在今年初美国发起全球贸易战后,香港资本市场的成交额和新股募资仍能保持平稳增长?
针对近期美元资产回流港股,陈翊庭解释,现时市况下全球投资者均希望作分散投资,适逢香港新股市场活跃,给予了投资者投资机会。现时国际投资者对港股IPO的参与度很高,当前港股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散户占比仅一成,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其余均是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
她希望外资参与度高的情况可延续,港交所将透过优化上市制度、基础设施等,争取于全球资产配置中多分一杯羹。
综合香港交易所、香港中通社及香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