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一直是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留美就业的核心通道。每年只有8.5万个名额,却要面对数十万份申请,长期以来采取的是“随机抽签”机制。这样的做法被认为存在运气成分过大、难以反映岗位真实价值的问题。近日,美国政府正酝酿一项全新的改革——H-1B「加权选取」拟议规则(RIN 1615-AD01),引发留学生群体和雇主的广泛关注。
这一改革若最终落地,将可能改变H-1B的中签逻辑,从单纯拼运气,转向与工资、岗位质量、雇主合规性等指标挂钩。对于准备留美工作的学生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工资Level”不仅关系到签证合规,也可能直接影响中签概率。
这份规则的全名是 Weighted Selection Process for Registrants and Petitioners Seeking To File Cap-Subject H-1B Petitions,监管识别号为 RIN 1615-AD01。
-
2025年7月17日:该规则草案送交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IRA)审查;
-
2025年8月8日:审查完成,结论为 Concluded – Consistent with Change(完成审查,文本有所改动)。
这意味着规则已经完成行政层面的审核,下一步将会在《联邦公报》上公布草案,并开启公众评议。只有在草案文本发布后,外界才能确切知道:
-
“加权”到底依据什么(工资、行业、地区还是雇主合规记录?)
-
如何分配权重?
-
何时生效、是否有过渡安排?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是“旧规复活”。2021年,USCIS 曾经尝试过“工资优先”的抽签终规,但因为司法诉讼被叫停,并最终在同年撤回,从未实际实施。而此次的RIN 1615-AD01,是一个全新的规则包。
截至目前,正在运行的依旧是“受益人唯 一+随机抽选”机制。这套机制源自2024年3月4日正式生效的终规 Improving the H-1B Registration Selection Process and Program Integrity,主要内容包括:
-
每个受益人只能以唯 一身份参加抽签,防止重复登记;
-
抽选顺序完全随机;
-
同时强化身份一致性与反欺诈措施。
根据USCIS公布的数据,在2025财年(FY2026)的初轮抽签中,共有118,660名独立受益人被选中,120,141条登记入选,名额已经全部用完。由此可见,目前的操作流程完全没有受到“加权规则”的影响。
换句话说,H-1B改革还停留在拟议阶段,草案没有公布前,大家依然走的是随机抽签。
不论加权机制未来如何落地,雇主和申请人始终要满足一个铁律:
Required Wage = Prevailing Wage(地区现行工资) 与 Actual Wage(公司内部实际工资)中的高者。
而“Prevailing Wage”往往对应着 Level 1–4 的工资标准。学会正确查询和判定岗位的工资Level,是企业预算、签证合规和未来潜在加权的基础动作。
查询步骤(适用于所有地区)
-
Level 1 并不是“低于最低工资”:它代表入门岗位,仍需满足合法工资标准。
-
Level 4 不是万 能保险:工资高不代表岗位描述合理,USCIS仍会核查专业性与职责匹配度。
-
地区差异极大:硅谷工资高于全美平均,若换到德州、俄亥俄等州,数字会显著降低。
H-1B“加权选取”目前还只是拟议中的规则,真正的加权逻辑要等草案公布才会揭晓。对个人和企业而言,最务实的准备是:
-
提前熟悉工资Level的查询与判定;
-
规范岗位描述和内部工资矩阵;
-
在政策变动前就把合规链条打牢。
这样,不管未来H-1B是随机还是加权,都能保“底线合规+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