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海学院介绍
香港珠海学院(Hong Kong Chu Hai College,简称“HKCHC”)是香港一所具有学士学位及以上颁授资格的私立专上学院,其历史可追溯至1947年于广州创办的珠海大学,1949年迁至香港后更名,2023年正式定名为“香港珠海学院”。学院扎根香港屯门青山湾畔,校园环境清幽,设计兼具现代化与空间感,是香港高校中与内地渊源深厚的高等学府之一。
学术实力与专业特色
学院设有文学与社会科学院、商学院、理工学院及黄廷方·信和一带一路研究院,提供多元化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 本科课程:涵盖建筑学、会计与银行、工商管理、财务金融、金融与资讯管理、土木工程、资讯科学、中国文学、传播及数码媒体、犯罪学及刑事司法等14个专业。其中,建筑学专业获香港建筑师学会资格认证,会计与银行专业通过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及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AIA)认证,土木工程、新闻传播、中国文学等专业具有深厚学术积淀。
- 研究生课程:开设建筑学、应用佛学、艺创科技及数码传播、国学、环球传播、华南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工商管理(创业管理)、应用金融学、土木工程(基础建设建造及管理)、国际工商管理、国际关系、应用人工智能等16个硕士课程,部分课程与“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如国际工商管理及国际关系硕士项目。
教学与科研成果
- 课程认证:建筑学、会计与银行等专业获行业认证,学生可免考多门职业资格核心科目,缩短从业资格获取周期。
- 科研投入:2024年获得研究资助局近600万港元资助及政府研究配对补助金,另获超700万元捐赠支持研究计划。
- 国际合作:与全球8个国家的9所院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启动4个学生交换项目,推动跨文化学术交流。
- 产学融合:新闻传播专业复刻TVB演播室打造跨媒体影像工坊,建筑系配备BIM智能建造实验室,实现教学与产业前沿无缝衔接。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国际化师资团队,教师毕业于香港、内地、英国、美国、德国及加拿大等地著名学府,兼具学术背景与行业经验。例如,土木工程系教学团队包含“香港桥王”刘正光教授,其主持设计青马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工程,并获颁“茅以升桥梁大奖”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学生发展与就业支持
- 就业数据:近四年毕业生中,81%直接就业,进入香港公务机关(如税务局、金融管理局)、中银香港、汇丰银行、中华电力等知名机构;18%选择升学,其中35%进入世界百强名单中的院校(如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 国际视野:通过学生交换项目、海外实习及国际学术会议,拓展学生全球网络。例如,新闻及传播学系与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合作开展全球传播硕士课程海外实习。
- 校友网络:70余年培养逾1.5万名校友,包括中国两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英欧美加等国院士,以及企业家、文化名人等。
校园设施与服务
- 教学设施:配备跨媒体影像工坊、BIM智能建造实验室、图书馆、运动中心等,支持学生全面发展。
- 住宿安排:为非本地一年级学生提供宿舍,二至四年级学生可申请校外住宿。
- 奖学金计划:设立丰厚奖学金,支持学生追求学术目标。
招生信息
- 本科招生:面向内地9省(广东、福建、江苏、河北、辽宁、吉林、江西、浙江、山东)开放100个学位名额,通过各省普通类本科批次统一投档录取。
- 研究生招生:要求申请人具备认可学士学位,部分专业需相关背景或工作经验,英语授课专业要求托福79-80分、雅思6.0-6.5分或大学英语六级430分以上。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学院前身珠海大学以“如珠之璀璨、若海之深蕴”为育人期许,迁港后延续这一理念,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人才。2025年,学院紧扣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新增传播及数码媒体、犯罪学及刑事司法两大前沿交叉学科,助力毕业生对接新兴产业人才需求。
香港珠海学院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化的学科布局、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及紧密的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兼具学术深度与职业竞争力的教育体验,是香港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私立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