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的故事非常精彩,它不仅是巴黎的地标,还经历过“被嫌弃—被接受—被喜爱”的曲折过程。给你讲一讲:
⸻
建造背景
• 时间:为了迎接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同时纪念法国大革命 100 周年),法国决定建造一座宏伟的临时建筑。
• 设计者:工程师 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 及其团队(实际上设计方案主要来自他公司里的两位工程师,但最终以“埃菲尔”的名字流传)。
• 目的:要展现法国在钢铁结构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成就。
⸻
建造过程
• 施工时间:1887 年 1 月开工 → 1889 年 3 月竣工,仅 两年两个月零五天。
• 高度:建成时高 312 米,是当时世界高建筑。
• 结构:由 18000 多块钢铁构件和 250 万颗铆钉组成。
⸻
最初的争议
埃菲尔铁塔刚建成时,很多巴黎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非常反感,觉得它“丑陋、像烟囱、破坏巴黎天际线”。
• 法国作家 莫泊桑 曾说自己经常去铁塔下的餐厅吃饭,因为“这是巴黎only一个看不到铁塔的地方”。
• 当时铁塔只获得 20 年临时使用许可,理论上 1909 年就该拆掉。
⸻
转折与保留
• 埃菲尔预见到这一点,积极推动让铁塔作为 无线电通信天线使用。
• 在 1903 年的无线电试验和后来的军事通信中,铁塔证明了巨大的价值。
• 因此,1909 年到期时并没有拆除,反而继续保留。
⸻
成为象征
• 二战时期:1940 年德军占领巴黎时,铁塔电梯电缆被切断,希特勒只能步行登塔(据说他本人也没有真正登顶)。
• 战后:逐渐成为“现代巴黎”的象征。
• 如今每年有 600多万游客登塔,是世界上访问人数最多的收费景点之一。
⸻
小趣闻
• 铁塔会随气温升高而 热胀冷缩,高度可变化 15 厘米左右。
• 每晚整点铁塔都会 闪烁灯光,这是巴黎夜景最经典的瞬间。
• 巴黎人从最初嫌弃它,如今已经把它视为“法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