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MAT 可选政策导航:研究生申请战略指南-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毕宏磊>日志>GRE/GMAT 可选政策导航:研究生申请战略指南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毕宏磊

毕宏磊

美国部主管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兰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毕宏磊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GRE/GMAT 可选政策导航:研究生申请战略指南

    • 美国研究生
    • 留学考试
    2025-08-20
    1. 1. 引言:揭开“可选”面纱
      本文旨在厘清研究生招生中 GRE(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与 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可选(test-optional)”政策的真实含义,剖析高校采纳该政策的深层动因,并为申请者提供策略性建议,帮助其做出对申请最有利的决定。
      常见误区把“可选”理解为“不重要”或“完全不用管”。事实往往并非如此。是否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是一项需要精心权衡的战略抉择。
      商学院推行“可选”政策,并非单纯出于善意,而是战略举措:扩大申请基数、降低招生风险、维持高选拔率,从而在表面“友好”的同时实现学校利益放大化。
    2. 2. 政策光谱:Required、Optional、Score Blind
      “可选”只是光谱上的一环,准确区分三类政策是制定策略的前提。
    政策类型
    定义
    申请者行动
    招生委员会动作
    关键提示
    Required(必需)
    必须提交 GRE/GMAT,缺则视为不完整
    必须提交
    必审
    无分数即无法进入审核
    Optional/Not Required(可选)
    可不提交;若提交,会被纳入评估;不提交官方声称“不受劣势”
    可交可不交
    如收到则审
    需战略判断
    Score Blind/Not Accepted(完全不审)
    不收也不看分数
    无需提交
    收到也不看
    真·无关

    推行“可选”的主要原因
    • 新冠催化:2020 年考试中心关闭,迫使学校临时调整。
    • 整体评估哲学:弱化单一指标,综合考察学术、职业、领导力等。
    • 降低门槛、促进多元:减少考试带来的结构性障碍。
    • 强调替代指标:更重视 GPA、工作经验、文书、推荐信。
    • Test-Flexible:除 GRE/GMAT,也接受 EA、LSAT、MCAT、CFA、CPA 等替代证据。

    1. 3. 即便可选,提交高分仍有四大战略红利
    1. 1. 额外数据点:跨背景比较时的标准化标尺。 
    2. 2. 提升竞争力:在TOP项目“神仙打架”的申请池里,高分可作“tie-breaker”。 
    3. 3. 奖学金/助学金:多数院校在评定 merit-based 资金时仍会参考分数。 
    4. 4. 弥补短板:可对冲低 GPA、非量化背景、职业经历不足等弱点。 
    5. 5. 显示学术准备度:对量化强度高的 STEM/MBA 课程尤具说服力。 
    6. 6. 迎合行业需求:咨询、投行等雇主在校招时仍可能用 GMAT/GRE 筛人。 
    7. 7. 国际生加分:提供全球可比的成绩,增强可信度。
    1. 4. 不提交分数:如何把其他板块做到很好
      若决定不交分,招生官会在以下方面“放大”审查:
      • 本科成绩单:量化课程多、GPA≥3.2 可成为有力证据。
      • 职业经历:≥5 年且含量化职责,可替代考试证明能力。
      • 高阶学位或专业证书:硕士/博士学位、CPA、CFA 等。
      • 领导力与项目管理:展示在高压环境下仍能卓越表现。
      • 文书:若学校要求撰写“为何不提交”说明,务必借此把“空白”转化为“亮点”。
    2. 5. 决策框架:用“风险对冲”思维
      自我提问:交或不交,哪个能降低我在招生官眼中的“学术准备度”风险?
      决策矩阵(快速对照表):
    个人情境
    建议
    理由
    GPA 低/非量化专业
    强烈建议提交
    用高分抵消学术疑虑
    工作经验<3 年或量化弱
    强烈建议提交
    补充能力证据
    申请TOP项目
    强烈建议提交
    竞争池很高,需额外优势
    要申奖学金
    强烈建议提交
    多数奖助学金仍看分数
    目标行业:咨询/投行
    强烈建议提交
    未来校招可能用分数
    本科 GPA≥3.2 且量化强
    可不交
    学术数据已充分
    工作经验≥5 年且量化
    可不交
    职业成就已证明能力
    已拥有硕博/CPA/CFA
    可不交
    高阶证书已背书
    学校“完全不审”
    可不交
    交了也白交
    分数低于中位值
    可不交
    弱分反而拖后腿
    1. 6. GMAT vs. GRE:若决定考试,如何选
      GMAT
      • 专为商学院设计,全球 7700+ 项目认可。
      • 重点测商业场景下的定量、综合推理、批判性思维。
      • 向学校传递“我确定就读商学院”的强烈信号。

    GRE
    • 通用型考试,1300+ 商学院也接受,但更多用于非商科项目。
    • 词汇量要求高,数学相对直接。
    • 适合同时申商科+非商科的人。 

    选择逻辑:
    – 目标纯商学院且量化强→GMAT。
    – 双申理工/公共政策/商科→GRE。
    – 看个人优势:词汇好→GRE;数理好→GMAT。

    1. 7. 实践操作清单
    1. 1. 官网核实:每年政策可能微调,务必阅读项目官网的“Admissions → Tests”页面。 
    2. 2. 截止时间与送分:考试日至少提前 3 周,确定分在截止前送达。 
    3. 3. 送分代码:使用学校/项目官方代码,ETS 或 GMAC 直送,勿自报。 
    4. 4. 多次考试:多数项目允许拼分或只看高分;如需用新分“补件”,留意 update deadline。 
    5. 5. 不提交时:充分利用补充文书或可选 essay,正面解释并强化其他亮点。
    1. 8. 结语
      “可选”不是“无用”,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申请者。
      策略只有一条:用最小的风险,呈现最强的整体形象。
      评估自身长短板 → 研究目标项目偏好 → 决定交或不交 → 针对性优化材料。
      如此,方能在 GRE/GMAT 可选时代,放大化录取与奖学金概率。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毕宏磊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毕宏磊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