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剖析经济运行的智慧学科
经济学专业,犹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深入剖析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在大学专业领域中熠熠生辉。它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专业代码为020101 。该专业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兼具应用经济学的属性,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经济学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迁紧密相连。1895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初就开设了经济类课程。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商学社,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类科系。20世纪30年代初,教育界开始探索经济类教育和研究的“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学习苏联模式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和经济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经济专门人才。1966年后停滞,改革开放后得以恢复和扩展。1998年,被归入经济学门类,延续至今。
学生在学习经济学专业时,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工具性知识方面,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拥有完善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文献检索、数据处理等。专业知识上,需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熟悉经济学理论运用的市场环境、政策依据和政策效果,了解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 。此外,还需了解人文学科、管理学、法学等其他相关领域知识。
毕业后,经济学专业学生发展方向多元。可继续“本—硕—博”连读,或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深造,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教学与研究;可进入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参与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及经济事务管理;也能进入企业,负责经营决策和规划、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设计以及实际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