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将运动融入生活的学生,Jessie正在西澳大学攻读运动科学硕士学位。她不仅热衷于在实验室探索运动生理学的奥秘,也喜欢沿着珀斯的海岸线骑行,感受自然与运动的结合。她的留学经历既充满挑战,也让她在学术和个人成长上收获颇丰。
从国内考研到海外留学:为何选择西澳大学?
Jessie本科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并曾是中国健美协会的高级健身教练。起初,她和许多同学一样选择在国内考研,但最终决定赴海外深造。
她选择西澳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的导师在血流限制训练(BFR)、高原训练和热环境训练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导师此前多次在中国进行学术交流,Jessie通过他的讲座发现,许多在国内看似成熟的研究课题,在国际学术界仍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因此,她决定跟随这位导师,深入研究BFR训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研究与实践:探索更高效的运动训练方式
Jessie的研究方向是血流限制训练(BFR)结合低负荷杠铃深蹲,探究这种训练方式是否能达到与传统高强度训练相似的肌肉激活效果。她的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肌电图(EMG)和电刺激等技术,分析受试者在不同训练模式下的肌肉反应。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可能为运动员提供一种低风险、高效率的训练方案,尤其适用于赛季中或恢复期的训练安排,既能提升表现,又能减少关节和肌肉的负担。
除了研究,Jessie还需要完成两门授课课程,其中一门是统计学,这对她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她未来的目标是顺利完成硕士论文,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留学收获:学术能力与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珀斯的学习让Jessie的英语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学术写作和文献阅读能力。此外,她深刻感受到中澳教育方式的差异——西澳大学更强调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导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而非单纯接受既定知识。这种开放式的学术氛围让她在思维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留学建议:直接出国还是先国内考研?
当被问及“如果重来一次,会如何选择”时,Jessie表示,她更倾向于直接选择海外留学。在她看来,与其花费一年时间准备国内考研,不如尽早进入国际学术环境,先通过授课型硕士打好基础,再进入研究阶段。不过,她也承认,国内考研期间打下的扎实理论基础,对她现在的科研工作仍有很大帮助。
专业健身建议:科学运动的关键
作为一名专业健身教练,Jessie分享了她的运动科学见解:
-
饮食至关重要:无论是增肌还是减脂,热量平衡是关键。减脂需要制造合理的热量缺口,而增肌则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支持。
-
力量训练不可忽视:很多人误以为有氧运动(如跑步)就足够,但力量训练能提高肌肉量,从而提升基础代谢率,更有利于长期体态管理。
-
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坚持比训练方式更重要,可以从网球、骑行、飞盘等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开始,逐步培养运动习惯。
为什么选择西澳大学运动科学专业?
西澳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在澳大利亚享有良好声誉,其课程获得澳大利亚运动与体育科学协会(ESSA)认证,毕业生可申请成为认证运动科学家(AES)。此外,学校的运动与机能中心(EPC)提供专业的运动生理学服务,学生可以在真实案例中积累实践经验。
推荐课程
-
运动与训练科学学士(3年制)
-
运动科学硕士(论文与授课)(1年制)
-
本硕连读课程(如运动科学+临床运动生理学硕士)
Jessie的经历证明,西澳大学的运动科学专业不仅能提供扎实的学术训练,还能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为未来的科研或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