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大部分孩子飞往美国开启新旅程还不到2周了,对他们而言,这似乎是“独立日”,终于“摆脱”了父母的管束和唠叨。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上充满未知,他们会深刻体会到,父母始终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作为“留守”家长,如何智慧地“远程支持” 孩子顺利完成美高四年的学业与生活,就显得尤为关键。讲究方法策略,能让家长们事半功倍。
一、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
- 善用关键联系人: 学生到校后,学业上有专属的Counselor(顾问老师),生活上有专门的宿管老师。他们是陪伴孩子最多、最了解其日常情况的人。家长应主动与这两位老师建立联系,每月沟通一次足矣。
- 关注学业追踪系统: 学校通常有专门的学业跟踪系统。家长可提前向老师学习使用方法,定期(如每日或每周) 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成绩和老师评语。从中发现孩子的进步与不足,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 特殊情况及时沟通: 当察觉孩子情绪低落或某学科出现较大困难时,应主动联系老师了解详情,共同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 建立信任的沟通渠道: 孩子在国外,未必事事主动告知家长。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身边的朋友,特别是熟悉的校友,自然、非刻意地了解情况。关注孩子的社交媒体动态,多互动点赞,让孩子的朋友也愿意成为你了解孩子的窗口(而非“眼线”)。
二、做善于沟通的倾听者(避免成为“话题终结者”)
- 提问具体化: 与孩子交流时,尽量问具体问题,例如“这周六上午有什么计划?”“橄榄球队最近训练强度如何?”避免过于宽泛的提问,否则容易得到“嗯”、“没”、“还好”等简短回应。
- 慎用负面评价,多引导鼓励: 出国后,孩子普遍渴望证明自己“长大”和“独立”。他们对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即使这些在成人看来不够成熟得体,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切忌武断地否定或质疑。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尝试用引导式提问(如“你觉得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怎样?”)帮助他们思考。
三、主动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为什么强调这点?因为孩子们,尤其是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出国后容易产生“自己最懂美国教育”的错觉,殊不知潜在的盲区和挑战无处不在。家长们可以通过主动向顾问老师学习,深入了解美高教育体系、美本升学要求、未来专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当地生活常识等信息。掌握这些知识后,在与孩子沟通时能提供更专业、有建设性的建议。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专业度”和用心,自然会更愿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并在需要时主动寻求帮助。
儿行千里母担忧,“留守”家长的确不易。但只要找对方法,用智慧和爱去陪伴,孩子的心依然离我们很近。有时,距离反而能产生美,让亲子关系在信任和理解中更加紧密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