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QS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学生流动报告》,报告显示全球学生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依然强劲,预计未来十年增长率仍将保持在4%左右,2030年国际学生人数将突破850万!
虽然因为地缘政治/经济形势等因素,全球学生的流动仍存在着不确定性,但报告还是在基于全球7w多名学生的反馈数据及结合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并提出了未来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咱们今天就来浅分析一波,看看未来留学到底是个什么走向
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国际生的流动情况其实充满了变数,在此次报告中QS机构提出的另一未来发展图景就是“区域集中化”,翻译过来就是——离家近、花费少、学校好,主打一个「省钱+省时+文化适应快」,单从这点来看,亚洲“家门口留学”的趋势大爆发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亚洲各国/地区的高校也早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提前做起了准备:
🇯🇵日本:
文部科学省官宣,2026年起本科留学生招生上限从105%提到110%,相当于直接整体扩招5%!
🇭🇰中国香港:
港八大的非本地生比例已从20%翻倍至40%,港大未来还将新增2000+本科名额。
🇲🇾马来西亚:
优质教育资源+超高性价比+“中马免签”Buff叠加,热度持续攀升!篇幅原因感兴趣的同学欢迎直接点击下方图片跳转阅读
🇸🇬新加坡:
性价比不错 、认可度高、环境友好,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NUS的数字技术专业近几年吸引了大量东南亚学生,它的“企业-课堂”双轨制教学模式显著缩短了人才培养的转化路径。
一句话总结:不难看出,“家门口”的教育选择已经越来越多了~未来几年的亚洲留学,也必将从“备胎”转变为“优先选择
混合教育:“X+X”模式的竞争力
看完了上面的“人才争夺&区域版图重构”2大趋势,肯定也会有很多同学关注:如何在成本飙升、政策多变的留学环境中,找到最优解?答案其实很明显,就是报告中提到的第三点发展图景➡️混合制教育模式!
成熟的混合型多校制项目(如3+1/2+2等),配合专业机构的深度规划,是当下非常有竞争力的的选择
为什么中外合办混合制项目是“香饽饽”?
经济压力减轻:
国内阶段费用远低于海外,整体花费更可控,应对留学成本上涨更轻松。
过渡更平稳:
在国内的合作院校(如北理工、上海大学等)打好语言和专业基础,无缝衔接海外名校,学术适应更快,成功率更高。
规避政策风险:
分段完成学业,能更灵活地根据目标国(如英国、美国、澳洲)政策变化调整后期计划。
学历双保险:
项目对接的都是海外正规名校(如中央兰开夏、悉尼科大等),学位受认证且含金量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