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状况不断,平均每周就有 1 所大学停办,名校实验室经费也被大规模削减,这些消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留学生将目光投向了欧洲。英国凭借稳定的政策环境和顶jian的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全球留学市场的 “新避风港”。
美国留学遇冷:政策摇摆引发信任危机
据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统计,自 2023 年以来,美国已有 100 多所高校因财政危机永久关闭,其中不乏一些百年名校的分校。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致使哈佛、MIT 等顶jian学府的实验室项目不得不暂停。更让留学生担忧的是,签证政策不断调整,工作许可也收紧,这些问题持续发酵,导致美国国际学生数量连续两年下降。
一位来自中国的准留学生说:“我们本来打算申请美国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但实验室关闭,H-1B 签证又不确定,最后我们选择了英国。” 数据显示,在 2025 财年的前五个月,美国 F-1 学生签证申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2%,部分热门专业(如 STEM 领域)的拒签率更是攀升至 35%。
英国逆势崛起:连续六年蝉联最jia留学城市
与美国的动荡不同,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在 QS 最新发布的《2025 年最jia留学城市排名》中,伦敦连续第六年位居全球榜首,曼彻斯特、爱丁堡等城市也都进入了前十。英国内政部数据显示,2025 年前五个月,国际学生签证申请量达到 76,400 份,同比增长近 30%,其中印度、尼日利亚和中国的申请者增长尤为明显。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官员指出:“英国的改革方向很明确,比如恢复 PSW 签证(毕业生工作签),优化短缺职业清单,这都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尽管去年实施的 “高潜力人才签证” 提高了部分专业的门槛,但整体政策的稳定性仍远超美国和加拿大。在加拿大,由于年度学签配额制,申请积压的情况十分严重。
全球格局洗牌:欧洲与亚洲成新选项
英国的崛起进一步加速了留学版图的重构。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凭借低学费和高就业率吸引了不少学生;新加坡、马来西亚则借助英联邦教育体系,以及与中国文化的亲近性,成为亚洲学生的替代选择。
zhuan家分析,留学市场 “去美国化” 的趋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高等教育分析师艾玛・约翰逊表示:“美国需要重新吸引国际人才,而英国如果能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可能在未来五年巩固其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