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4 日,澳大利亚教育部的一则重磅公告,为全球留学市场投下了一枚 “强心剂”——2026 年国际学生国家规划名额(NPL)正式确定为 29.5 万个,较 2025 年的 27 万个足足增加 2.5 万个。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彰显了澳洲对国际教育的重视,更为计划赴澳深造的学子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机遇。
从名额分配的核心变动来看,公立大学成为此次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公告明确指出,公立大学可着手申请 2026 年的额外扩招名额,而最终的名额分配方案将在 2025 年 10 月揭晓。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澳洲各公立大学将围绕自身的教学资源、专业优势等展开申报,力求在扩招浪潮中争取更多席位。对于留学生而言,这无疑拓宽了选择空间,无论是名校学府还是特色院校,都可能释放出更多录取名额,让不同背景、不同专业志向的学生有了更灵活的申请方向。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中关于 “豁免类别” 的全新规定,为实际扩招规模带来了更大想象空间。自 2026 年起,三类国际学生将不再计入国家规划名额(NPL)及教育机构的新生海外入学人数(NOSC)统计:其一,在澳洲完成中学教育后升入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VET)的学生;其二,通过合作预科机构或 TAFE 学院衔接至公立大学的学生;其三,因原教育机构关闭或无法继续办学而被迫转学的学生。
这一调整的意义深远。对于在澳完成中学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无需再与海外新生竞争有限的名额,升学路径更加顺畅,也能更好地适应澳洲的教育体系;通过预科或 TAFE 衔接大学的学生,作为澳洲教育体系中 “本土化培养” 的重要一环,其升学名额的独立核算,既鼓励了更多学生选择 “渐进式” 留学路径,也让大学在选拔这类熟悉本地教育模式的学生时更具灵活性;而针对被迫转学的学生,豁免名额则体现了政策的人文关怀,确保他们的学业不会因外部因素中断。
这些豁免类别释放出的新生名额,使得 2026 年澳洲国际学生的实际接纳能力远超 “增加 2.5 万个” 的表面数字。对于国内计划申请澳洲院校的新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 不仅基础名额有所增加,豁免类别腾出的空间更让整体录取机会大幅提升。无论是申请本科、研究生,还是选择职业教育,学生们都将面临更宽松的名额环境,有更多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院校和专业。
此次政策调整,是澳洲在全球留学竞争中主动提升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优化了国际学生的结构,兼顾了本土化培养与海外招生,也为澳洲教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对于留学生群体来说,2026 年或将成为赴澳留学的 “黄金窗口期”,值得密切关注各院校的名额分配动态,提前规划申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