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港府积极推进人才引进!众多内地人士借助各类优惠政策赴港求学、就业。据港府披露,截至2025年6月,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已收到近50万宗申请,其中约33万宗获得批准,更有近22万人才及其家人顺利抵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高才通计划”,获批量突破10.8万宗。然而,伴随人才涌入,受养人子女引发的“考试移民”争议逐渐浮现。按以往政策,这些子女可直接享受本地生教育福利,引发社会热议。政府发言人指出,部分通过人才计划入港者的子女并未实际在港居住,却以本地生身份抢占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政府资助学额,严重挤压了本地永久居民子女的升学空间。为此,港府近期对相关政策作出重要修订,收紧本地生定义。
一是明确受养人子女需在港居住满2年方可享受本地生学费优惠。此前,只要未满18岁,人才计划受养子女均被视为本地生,可参加自修生文凭试并报考本地大学,不仅录取机会大增,学费更可降低近80%。新政实施后,居住时长成为享受优惠的必要条件。
二是设立双轨制学费标准。对于人才引进计划人士,港府区分两类学费:一类为获资助学费,适用于持有香港永居、单程证、受养人签证等合法居留文件者,可申请副学士、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政府资助学额;另一类为不获资助学费,持全职工作签证、工作许可证或各类入境计划签注者需缴纳更高学费。
三是严格居住证明要求。申请首年学士学位课程政府资助学额者,需提交两种证明之一:要么提供在港正规学校全日制就读满两年的证明;若无法提供,则需向入境处付费申领出入境记录证明,显示其在申请前两年内每年离港时间不超过90天。这一调整旨在确保真正在港生活的人才家庭子女才能享受本地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