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英自贸协定升级进入第十个年头,双方在金融、绿色经济、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在这份看似“常规”的协定文本中,隐藏着一条针对人工智能(AI)与生物医药领域的留学专项政策红利——从奖学金倾斜到跨国实习绿色通道,中英正以“教育+产业”的深度联动,为全球人才打造一条通往未来的“黄金赛道”。
一、政策背景:中英自贸协定升级的“教育锚点”
2025年1月,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达成69项成果,其中“深化教育合作”被列为重点领域。协定升级后,双方在服务贸易章节新增“跨境教育服务”条款,明确“支持两国高校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实习及就业便利”。这一条款的落地,标志着中英教育合作从“单向交流”转向“产业驱动的双向赋能”。
以英国为例,其《2025教育战略白皮书》提出,到2030年,英国高校需将30%的科研资源投入“全球挑战领域”,而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正是核心方向。中国则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这两大领域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英自贸协定的升级,恰好为两国高校与企业提供了“政策对标”的桥梁。【点我在线咨询英国留学】
二、奖学金政策:从“普惠”到“精准”的升级
1. 英国志奋领奖学金:新增AI+生物医药专项
英国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s)自2025年起增设“中英科技合作专项”,覆盖学费及1.2万英镑生活费,优先支持申请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UCL)、牛津大学等G5院校的AI与生物医药硕士项目。申请者需提交与中英企业合作的科研计划,例如“基于AI的肿瘤早筛算法开发”或“跨国药企临床试验数据共享平台设计”。
2.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定向资助“双导师制”项目
CSC与英国罗素集团大学合作推出“中英前沿科技联合培养计划”,每年选拔200名学生赴英攻读AI或生物医药博士,提供全额学费及每月1800英镑生活津贴。项目采用“双导师制”,学生需在英国高校导师与中国企业(如华为、药明康德)首xi科学家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例如,2025年入选者李同学的研究方向为“AI驱动的抗体药物设计”,其英国导师来自剑桥大学,企业导师则来自阿斯利康中国研发中心。
3. 地方专项:产业集群的“定向引流”
上海、深圳等城市设立“中英生物医药留学专项基金”,为赴英攻读生物信息学、基因编辑等方向的学生提供额外补贴。例如,上海市与复星医药合作,对申请牛津大学“临床AI”硕士项目的学生提供5万元/年的奖学金,并承诺回国后优先录用至其伦敦研发中心。
三、跨国实习绿色通道:从“签证便利”到“职业背书”
1. T5签证“快速通道”:实习期延长至24个月
根据协定,持有英国T5(临时工作)签证的中英留学生,在AI与生物医药领域的实习期可从12个月延长至24个月,且无需返回原籍国重新申请。例如,在伦敦国王学院攻读生物医学工程的王同学,通过“快速通道”获得葛兰素史克(GSK)中国分公司的实习机会,其签证审批周期从8周缩短至3周。
2. 企业“直通名企”计划:跨国实习与就业无缝衔接
英国科技行业协会(TechUK)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联合推出“Global Talent Bridge”计划,为中英留学生提供跨国实习岗位。参与企业包括DeepMind(AI)、阿斯利康(生物医药)等,实习内容涵盖算法开发、临床试验设计等核心环节。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优先获得企业正式工作邀请,并适用“技术人才签证”(Scale-up Visa)的快速审批流程。
3. 学分互认与职业认证:打破“学历壁垒”
中英高校签署《AI与生物医药领域学分互认协议》,学生在英实习期间获得的课程学分可转换为中国高校学分,缩短毕业周期。例如,在帝国理工学院完成“AI在医疗影像中的应用”课程的学生,其学分可直接计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硕士培养计划。此外,英国工程委员会(Engineering Council)与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达成协议,对在英实习满6个月的学生,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可免除部分实践科目。【点我在线咨询英国留学】
四、留学生视角: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成长
案例1:从UCL课堂到深圳药企的“AI药物研发”之路
张同学是UCL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研究方向为“AI驱动的小分子药物发现”。在英期间,他参与UCL与阿斯利康合作的“AI+肿瘤免疫”项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筛选潜在药物靶点;回国后,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深圳微芯生物的新药研发管线。“中英自贸协定的政策支持,让我能同时接触全球顶jian的学术资源与产业场景。”张同学表示。
案例2:在剑桥大学与华为伦敦研究所的“双栖实习”
陈同学是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生,通过“Global Talent Bridge”计划进入华为伦敦研究所实习,负责开发AI医疗诊断系统的多语言适配模块。实习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华为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合作项目,还通过T5签证“快速通道”延长了实习期,最终获得华为“天才少年”计划offer。“这种跨国实习经历,让我的简历同时拥有剑桥的学术背书与华为的产业认证。”陈同学说。
五、未来展望:中英教育合作如何定义“全球人才标准”?
中英自贸协定的升级,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政策红利,更在重塑全球人才流动的规则。例如,双方正在探讨建立“中英AI与生物医药人才库”,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学历、实习经历与职业资格的跨国互认;此外,英国“高潜力人才签证”(HPI)与中国“优青计划”的衔接机制也在试点中,未来中英留学生或可凭借一方签证在两国自由流动。
对于计划2026年秋季入学的申请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规划:
早申请:英国G5院校的AI与生物医药项目录取率逐年下降,需提前准备语言成绩(雅思7.5+)与科研经历;
跨学科:关注“AI+生物医药”“计算生物学”等交叉领域,提升就业竞争力;
善用资源:积极参与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项目,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个人发展动能。
中英自贸协定的“隐藏条款”,本质上是两国对未来产业主导权的布局。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不仅是留学选择的优化,更是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定义行业标准的机遇。【点我在线咨询英国留学】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大家【在线咨询】太原新东方前途出国专业留学顾问;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为您进行准确定位;留学预算不清楚?新东方【留学费用计算器】,30秒在线解锁出国留学花费!找太原留学中介?点击太原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官网】,获取更多新鲜留学资讯。【点我在线咨询英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