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围绕“加州大学是否还欢迎国际学生”的讨论愈发热烈。一些声音悲观预测:“中国留学生在UC系统快没位置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从2024年最新的录取数据来看,国际学生在UC系统的录取人数不仅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上升。反倒是来自美国其他州的外州学生,成了招生策略调整的“缓冲区”。
这背后,是一场关于财政压力、政治承诺和招生结构的复杂博弈,也是留学申请者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背景。
财政缺口之下的“本州优先”政策
早在2021年,加州政府提出计划,将伯克利、洛杉矶、圣地亚哥等UC系统内热门分校的非本州生比例控制在18%。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加州本地学生有机会进入本州的公立大学,同时政府也承诺通过追加拨款填补因减少外州和国际生而产生的财政缺口。
但到了2024年,情况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加州州政府宣布将为UC系统增加15亿美元拨款,却并未明确资金来源。这一承诺缺乏落实,让UC各校在实际操作中进退两难。
要知道,30年前,加州政府承担了UC伯克利约50%的预算。而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14%。削减非本州学生的同时,财政补助却没有同步到位。这意味着,原本通过收取更高学费来弥补财政缺口的外州生和国际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
外州生逐渐退出,国际生维持稳定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UC系统招收的外州美国学生减少了约8%,从47,196人降至43,356人。而国际学生人数则略有增长,从29,389人增加到29,548人,涨幅为0.54%。这意味着,虽然“本州优先”政策对非本州生有所限制,但真正受到冲击的主要是美国其他州的学生。
为何国际学生能维持相对稳定?除了学费收入考量之外,UC系统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国际化”水平,以支持学校在学术合作、科研项目以及全球排名体系中的发展目标。
留学生要“完蛋”?其实是误读了招生策略的对象
在政策宣传中,外界普遍以为“国际生将成为牺牲品”。但从UC各校2024年实际录取数据来看,情况并非如此。例如,UC伯克利的国际生录取人数从去年的735人增长到今年的1,463人;UCSB也从6,009人提升到8,998人。许多学校的国际生录取数量超出预测。
真正的“减员区”是像内布拉斯加、俄亥俄这类非加州的美国州份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既不属于加州本地,也无法为学校提供国际化背景,且学费和国际生相近,因此在各方面优先级中被“边缘化”。
预测模型中的有趣发现:数据不会说谎
今年初,一位留学从业者基于历史数据和政策动向建立了一个预测模型,对2024年UC各校的国际生录取人数进行预测。最终数据显示,该模型整体预测准确率达到了75%,其中UCLA、UCI、UCD等校几乎与实际数据完全一致。这也从侧面说明,虽然招生制度复杂多变,但合理分析政策和趋势,仍然可以帮助申请者做出更具逻辑的判断。
写在最后:对国际学生而言,机会依然存在
“加州留学机会减少”这类言论虽然引发关注,但从目前数据来看,并不构成全面的事实。尽管财政政策确实在改变招生结构,但UC系统并未大幅削减国际学生的招生比例。对打算申请美国大学,特别是加州大学系统的国际生而言,更重要的是了解政策变化背后的逻辑,把握申请节奏和院校风向。
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留学生“被拒之门外”,而是对招生趋势的误读和盲目焦虑。对于有志赴美求学的学生来说,准备充足、目标明确、策略清晰,仍然是进入UC系统乃至其他主流院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