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困惑与政策“礼包”
每年毕业季,“应届生身份有多重要”的讨论上热搜,留学生回国面对国内就业市场规则,常困惑于“是否算应届生”“交社保能否考编”“何时准备秋招”等问题。
国内一系列政策红利释放,给应届生就业“开绿灯”,为留学生送上“身份大礼包”。
政策加码:应届生身份成“金字招牌”
政策推进会强调:7月28日推进会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在岗位挖潜扩容、求职招聘服务、困难群体帮扶三方面为应届生就业工作再加力。
考公赛道优势:2024年国考计划招录3.96万人,2.6万个岗位专为应届生开放,占比超65%,很多基层和热门系统岗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竞争压力小。
国企央企利好:2022年全国国企招录高校毕业生超76万人,同比增长23.4%;央企招录36.8万人,同比增长23.9%。2024年7月人社部明确国企招聘应届生“增人增资”政策延长2年,稳定就业预期。应届生身份是考公、进国企的优先“入场券”。
多地放宽限制:社保不再是“拦路虎”
过去因“交社保不算应届生”,毕业生首次就业谨慎。今年多地传来利好消息。
6月,湖北省明确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录招聘岗位,向毕业当年度和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放开,不限制工作经历、社保缴纳、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上海、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事业单位招考,不再审核考生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情况。
留学生合理利用身份:盯紧求职“黄金窗口”
算准“身份有效期”:身份起算时间以“毕业证日期”为准(部分省份按“回国入境日期”,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盯紧秋招“黄金窗口”:国内企业秋招集中在8 - 12月(大厂7月启动网申),留学生需提前准备。
尽早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线上申请,周期约15 - 20个工作日)。
梳理实习经验,完善简历。
关注各地方人社厅公众号、官网等政策及招聘信息,积极行动。若职业方向迷茫,可先做短期实习,明确兴趣再定目标。
政策放宽的意义与祝福
多地放宽应届生认定标准,不仅“给岗位”,更给年轻人“选择权”。留学生回国就业需适应期,政策放宽让大家有足够时间适应国内职场节奏,不因“身份过期”仓促决定。
回国之路机遇已至,祝愿同学们在秋招中找到职场坐标。
以上内容由文心人工智能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