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推文中,我们聊到了如何利用暑假提升软硬实力,帮助自己在入学后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文章速览:赢在入学前,拉开差距好时机丨如何趁着暑假提升自身软硬实力,“一开学就被老师点赞”?
那么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在更核心的问题上——“大家真的准备好以新的学习方式应对国际课程了吗?”中外合作办学计划外国际本科课程,与我们熟悉的普通大学的学习环境截然不同:不再是老师单向输出、学生输入;想要获得好成绩也不再只是做题提分、背书默写。新的课程节奏,要求你主动思考、独立完成例如论文撰写、小组讨论、小组演讲等任务,还需要能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你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一套全新的“学习方式”。
英语阅读力:从“读懂”到“读透”
国外课程中涉及撰写论文时,需要阅读非常多的文章。有的课程会给你一份阅读清单,这份reading list可能会长达十几页,涵盖英文论文、商业案例、新闻报道等多方面内容。很多同学初期最“头大”的就是文章看不完、看完不明重点/不知如何总结归纳。建议现在就可以开始练习——每天精读一篇英文材料(BBC长文或TED Talk稿件),学着做结构笔记、提炼核心观点,为未来的英语阅读打下基础。
批判性思维:并非反对,而是学会质疑+拓展
国际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味反驳,而是要学会问问题:这个观点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例外?作者的立场可能受什么影响?想要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暑期可以多看一些有深度的演讲(如TED),并尝试写下自己的想法——“我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多多思考这类的问题,比单纯的背书更能锻炼大脑。
项目协作力:团队共建,而非个人战斗
在国外的课程中,小组作业往往非常多。你可能要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同学一起合力完成作业:做一份市场分析、拍一段视频、设计一份商业计划书、一起做一份演讲等。这时候,光会英语远远不够,沟通协调、时间分配、甚至是解决可能发生的组员冲突等都是要必备的关键能力。暑假可以试试参加一次线上小组活动,更好地了解团队协作的节奏。
学习心态:从“完成任务”到“主动探索”
也许你过去的学习方式是“老师布置什么——我做什么”,但国际课程更希望你主动学习。没有老师紧盯作业进度,考前也不会特意划重点。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安排、去探索。这也是为什么提前建立一个正向学习心态特别重要——不是卷,不是急,而是找到自己节奏。
比起刷题的分数,更能决定你大学表现的,是你能不能快速适应“学术表达+主动探索+团队合作”的节奏。
这个暑假,不妨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快速适应国际课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