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国际学校相比于深圳国际学校,在办学历史、申请难度、学费、语言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具体如下:
- 办学历史:香港国际教育起步早,19 世纪就出现了国际学校,2000 年前建立的国际学校有 39 所,如 1932 年创办的耀中国际学校。深圳国际学校起步于 1988 年成立的蛇口国际学校,虽然发展迅速,数量已接近 100 所,但整体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 申请难度:深圳纯外籍国际学校要求父母一方和孩子是外籍或港澳台身份,优质学校学位紧缺,如深国交入学录取率曾低至 7%。香港国际学校要求学生为香港居民、香港永久居民或拥有第三国身份(特定国家除外),10% 名额留给香港本地学生,30% 给东南亚地区学生,其余多留给欧美国家学生,竞争激烈。此外,香港部分学校发行本金券等,购买者可获优先面试资格,申请 “门道” 更多。
- 学费:深圳国际学校学费较高,纯外籍国际学校除低龄段外平均学费多超过 20 万,如哈罗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加寄宿费可达 42 万。香港国际学校学费一般在 12-20 万之间,整体学费相对较低,且有部分学费 10 万以下的学校可供选择。
- 语言环境:香港实行 “两文三语” 政策,英语普及度高,在 75 所国际学校中,有 60 所全英教学,12 所中英双语教学。深圳部分纯外籍国际学校全英教学效果好,同时也有不少学校注重小语种教学,如深圳蛇口科爱赛国际学校坚持英、德、法三语教学,小语种教学资源相对丰富。
- 政策影响:深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教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民办学校 100% 摇号入学,家长为避免摇号影响,常选择有幼儿园阶段可直升的国际学校,择校竞争更激烈。香港国际学校办学悠久,政策相对稳定。
- 教学成果:香港以汉基国际学校为代表,2019 年 96 位毕业生中有多人被剑桥、哥伦比亚等名校录取。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升学成绩突出,2020 年早申有 22 人被剑桥录取,8 人被牛津录取,整体而言,两地国际学校升学成果都较好,但香港学生因教育环境、课程体系等因素,申请海外大学可能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