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简称 “马大”“UM”)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历史和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梳理:
起源与早期发展(1905年-1949 年)
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的建立:19 世纪末,海峡殖民地的医疗服务主要面向英国官员、军人等群体,当地缺乏合格的医疗人才。1904 年 9 月,商人兼慈善家陈若锦向殖民地政府请愿建立医学院,政府同意后,华人和非欧裔群体积极响应,筹集了超过 71000 美元的资金。1905 年 7 月 3 日,海峡殖民地与马来联邦政府医学院成立,9 月 28 日正式开学,后于 1913 年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校,1921 年再次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3。
莱佛士学院的诞生:1823 年,斯坦福德・莱佛士爵士就提议建立一所兼具教育、教学和研究功能的学院性质机构。1918 年,百年纪念委员会提议成立莱佛士学院以纪念新加坡建国。1919 年,政府为其设立捐赠基金并拨款 200 万美元,还捐赠了场地。1928 年,莱佛士学院正式成立,提供艺术和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3。
两校合并:1947 年,马来亚卡尔 - 桑德斯大学教育委员会建议将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和莱佛士学院合并成一所大学。1949 年 10 月 8 日,两所学院正式合并为马来亚大学,成为英属马来亚和新加坡地区的靠前所综合性大学3。
国家独立与分校设立(1950年-1962 年)
- 分校设立:1957 年马来西亚独立后,高等教育本土化成为重要议题。1956 年马来亚大学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分别设立了两所分院,1959 年 1 月 15 日,政府立法规定马来亚大学成立两个同等地位的自治部门,即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和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3。
- 正式分立:1960 年,马来西亚联邦政府表示两个校区将会分离并成为两所互不隶属的国立大学。1961 年相关立法通过,1962 年 1 月 1 日,原马来亚大学正式分为两所独立院校,位于吉隆坡的校区保留了马来亚大学的名称,而位于新加坡的校区则更名为新加坡大学,后发展为新加坡国立大学3。
快速发展与国家建设(1963年-1990 年)
- 学科拓展:1963 年教育学院成立,1967 年首次引入教育硕士(M.Ed)课程,1969 年推出哲学博士(Ph.D)课程。1965 年马来亚大学计算机中心成立,并于 1967 年年中开始提供计算机设施和服务,1969 年 12 月承担起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1 年马来亚大学牙科学院在吉隆坡重建,1972 年法学院成立3。
- 校园迁址与规模扩大:1965 年,大学从市中心迁至吉隆坡班台谷(Pantai Valley)的现址,校园面积扩大至 750 英亩。到 1990 年,马来亚大学已拥有 12 个学院,在校生超过 1 万人,成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核心支柱。
现代化与国际化(1991 年至今)
- 国际化进程加速:进入 21 世纪,马来亚大学加速国际化进程,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首次进入前 200 强,还成为马来西亚靠前所获得自治大学地位的公立院校。
- 持续发展与合作:2012 年,马来亚大学被授予自治权。2013 年,与威尔士大学合作建立了马来西亚国际大学 - 威尔士分校。2023 年 11 月 14 日,与海南大学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热带高校联盟
- 马来亚大学的专业
涵盖商科、计算机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及广泛的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极具竞争力,以下是具体介绍:
- 商科专业1:涵盖工商管理、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方向。本科课程学制 4 年,硕士课程学制 1-2 年,通过了 AACSB 认证。学院师资强大,教授多毕业于世界不错院校,且有丰富企业实战经验。同时,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花旗银行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紧密。毕业生就业广泛,可进入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企业,或在马来西亚本土大企业任职,平均起薪比马来西亚其他高校同专业毕业生高出 30% 以上。
- 计算机科学专业: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软件工程等领域研究深厚。本科 4 年,硕士 1-2 年,课程注重培养实际编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校拥有多个计算机实验室,与微软、谷歌、华为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计划。毕业生在全球供不应求,在马来西亚,平均起薪达 5000 马币 / 月,就业方向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很多人毕业前就收到多家知名企业录用通知。
- 医学专业4: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学术积淀,其附属医院是马来西亚不错医疗机构,为学生提供丰富临床实践机会。师资力量雄厚,多位教授在国际医学领域享有盛誉。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或进入医学科研机构参与研究,初入职场月薪普遍在 8000 马币以上,随着经验积累,薪资涨幅显著。
- 图书馆和信息管理专业6:根据 2022 年 QS 学科排名,该专业位居世界第 28 位。课程涵盖图书馆学、信息科学、档案管理等方面。毕业生可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咨询机构等单位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 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在 QS 学科排名中表现优异。课程设置涵盖电路理论、电子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毕业生可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行业就业,备受市场欢迎。
从就业来看,2024 届马来亚大学国际毕业生就业率达 85%,硕士博士总体就业率达 97.6%,部分热门专业如数据科学就业率达 100%8。回国就业方面,学历获中国教育部认证,毕业生在华为、阿里巴巴等中资企业东南亚分部占比达 35%,凭借双语能力及跨文化经验,在跨境电商、国际教育领域竞争力显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