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术大学“信息设计(情報デザイン)”专业的系统科普,以多摩美术大学为核心案例,从学科定义、课程特色、跨界资源、就业图谱到入学考试五个维度为留学生提供择校与备考指南。
一、学科定位:让信息可见的“翻译官”
信息设计把庞杂的日常生活讯息转译为易读、易用、易感的视觉语言,核心能力包括“设计思考”“交互设计”“设计管理”。专业天然与工学、人类学、社会学、认知科学交叉,强调用美学与技术解决真实问题。
二、四年课程框架(多摩美术大学示例)
1. 基础阶段:以纸媒平面与字体排印为根基,训练图形语法、色彩系统与版式逻辑。
2. 拓展阶段:与企业共创项目,切入广告影像、Web/App、AR/VR、数据可视化等前沿场景;学生可在“宣传”“界面”“实验媒体”三条轨道中选修。
3. 研究阶段:通过研讨会形式深入社会议题(防灾、高龄化、可持续),并用交互原型、影像装置、沉浸式体验等多媒介发表。
4. 毕业成果:毕业制作既可以是商业级产品,也可以是展览级艺术作品,强调“可落地的创新”。
三、跨界资源与创作生态
校内设有先进媒体实验室、动作捕捉与XR工房;校外与博报堂、SONY、NHK、TeamLab等机构长期合作,提供实习、工作坊与展览通道。学生常被鼓励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积累真实项目履历。
四、就业图谱:从“视觉工匠”到“策略设计师”
毕业生去向呈“哑铃型”分布:
- 一端是大型广告公司、游戏与IT企业的UX/UI与品牌体验部门;
- 另一端是独立工作室与自由职业,涉足书籍、展览、MV、NFT艺术等;
- 中间层则进入服饰、家具、美术馆、公共机构的策划与传播岗位。
多摩美2023届统计显示,约三成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以强化研究与教学资格。
五、入学考试要点
1. 铅笔素描:考察对日常物的比例、材质、空间关系及叙事想象。
2. 创作表现(イメージ表現):以武藏野美术大学2023年题目为例——“用10格图文说明地震时应优先采取的10项行动”。评分标准聚焦信息层级、图像逻辑、日语文本凝练度及整体可读性。
3. 面试:围绕作品集、创作草图与个人研究计划展开,重点评估设计思维与社会洞察。
结语
信息设计在日本被视作“连接技术、商业与人文的枢纽学科”。对考生而言,提早打磨视觉叙事能力、积累跨学科项目、保持对社会议题的敏感度,是赢得院校录取与未来职场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