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fall 加拿大全奖研究型硕士申请总结-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邹瑜婷>日志>25fall 加拿大全奖研究型硕士申请总结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邹瑜婷

邹瑜婷

加拿大部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青岛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邹瑜婷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25fall 加拿大全奖研究型硕士申请总结

    • 加拿大研究生
    • 院校介绍
    2025-07-26

     

     

    研究型硕士简介

    在加拿大的硕士项目中,主要分为三种类型:course - based, project - based, thesis - based,研究型硕士就属于最后一种类型。一般为期两年,会有一位导师,核心任务是参与科研并完成论文,而不仅仅是上课。毕业的前提通常是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并通过答辩。

    加拿大的大部分学校都会为研究型硕士提供资助(funding),包括奖学金(Scholarship)、科研助理工资(Research Assistantship)和助教工资(Teaching Assistantship)等。不同学校、项目和导师的资助情况可能差异很大,因此务必查看官网信息或直接向导师咨询。正常情况下 funding 足以覆盖全部学费,但是大部分生活费就要自己来承担。

    与授课型硕士相比,研究型硕士可以帮助家境更加普通的人出国看看世界,同时也可以作为通往博士的一块跳板。许多研究型硕士的学生会在入学一年后直接转博,也有的人选择硕士毕业后再读博。

    关于 “套磁”

    如何确定要不要套磁?

    如果你在准备申请加拿大研究型硕士,可能会顺手搜一些 PhD 申请教程,这时你可能会遇到两个关键词 ——  Committee 和  Professor。但是现实往往比二元分类更复杂。很多学校的官网并没有写得这么明确,比如会说 “申请时填写你感兴趣的导师即可”、“不需要提前联系”、“可以申请后再联系导师” 等等。所以最终的问题还是:到底要不要套磁?

    无论官网怎么写,建议都套磁!

    或许你担心自己的口语能力而不敢套磁,只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直接发你 offer、帮你匹配好一个导师。但是你需要考虑到,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与你能匹配,老师们会考虑你以往研究的方向、你的个人背景和技能点。而如果有别的申请者早早套上了导师并建立了联系,这些申请者会比你更有优势。

    某同学申请时,该学校在官网明确说 “不需要在申请前联系导师”,但依旧提前套磁了一位老师,并进行了面试,对方在面试结尾还表示学术提交申请后可以把申请号发给他,他来处理后续。于是提交申请后,在通过初审的第二天就收到了 offer—— 从提交申请到拿到 offer,只有不到 2 周的时间。

    如何选择套磁对象?

    这一环节非常关键,因为你选择的导师会直接影响你未来两年(甚至更久)的研究生活。

    虽然互联网上的某些教程会建议你看导师的论文数量、引用数、是否担任重要职位等,但你现在才刚开始申请呢,过早研究这些只会分担你过多的精力,等你收到 offer 后再考虑这些因素来做决策吧。

    最重要的筛选因素是研究方向。需要去学校官网的 faculty 列表,一位一位地查看导师信息和他们的研究方向,也要找到他们的个人主页或实验室网站(这上面会有更加详细的说明,学校官网的信息大半年都不会更新一次,有些甚至都是几年前的内容)。此外也要查看近几年的论文,了解导师的当前研究方向。

    在你按照自己感兴趣 or 匹配的研究方向筛选好导师后,就可以开始尝试套磁了。

    海套 or 精细套?

    这取决于你对研究方向的要求:

    如果你对研究方向匹配度要求不高,只要领域差不多就行,那可以批量套磁;

    如果你希望找到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和导师,那就建议走精细路线。

    套磁时间

    套磁没有固定时间,虽然越早套磁越好,但完全不需要焦虑。可以在 9 月底 - 10 月底集中套磁,大部分导师都是在 10 月份回信。

    不同时期套磁有其优势和劣势,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也可以长时间内不断尝试套磁。

    9 月前套磁

    优势:越早和导师联系越早占坑,也可以在导师面前留下一个印象

    劣势:有点早,导师不能确定下学年是否有 funding 来招人;你还在积累科研经历和成果,简历未必能拿出手;暑假期间老师有可能在度假

    9 月后套磁

    优势:你的简历已经足够完善,老师也已经确定今年要不要招人

    劣势:如果联系的太晚,导师可能已经招满了

    套磁邮件(精细套磁)

    写套磁邮件之前:快速阅读导师论文:

    先找出导师的三篇论文,最好是近几年发表的,或者是你特别感兴趣的,下载保存。

    使用一个 PDF AI 阅读网站(例如 ChatPDF)快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 初步判断导师的详细研究方向。

    了解论文的 methods -> 这一步能帮助你知道老师或许会想要学生有什么样的技能点 / 领域知识。

    邮件内容结构

    你可以去网上参考一些套磁邮件中的套路话术和邮件模板,但最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修改。

    以下建议结构:

    1.标题 Prospective student: MSc program 2025 Fall

    2.第 1 段 简单自我介绍:包括姓名、专业、学校,并说明你希望加入导师所在的实验室

    3.第二段 介绍个人研究兴趣:个人研究方向要向老师的研究方向靠拢(此处你用到了 “快速阅读论文” 第 2 步的信息)

    4.第三段 介绍自己的技能点:引入自己的研究经历 or 项目经历,点出自己的研究和技术能力(此处你用到了 “快速阅读论文” 第 3 步的的信息)

    5.最后一段 礼貌结尾,可附上感谢语,并提到附件中含有你的 CV 和成绩单

    6.附件:你的 CV 和成绩单

    这些步骤听起来可能繁琐,但熟练之后,一个上午完全可以完成一封高质量的套磁信,一天两三封没问题。

    套磁邮件的长度

    建议控制在 200 - 300 字之间。用简洁语言清晰表达想法,本身也是科研能力的一部分。

    什么时候跟进套磁?

    没有回复很正常,请别焦虑。如果一周没有回复,你就可以发一封 follow - up 邮件进行跟进。

    我们曾在 11 月给 UBC 一位教授发过邮件,他一直没有回复,但到了次年 3 月中旬,他突然发邮件:看到了我的申请,想约面试。也就是说,就算套磁时没有联系上导师,只要你提交了申请,导师仍可能主动联系你。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邹瑜婷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邹瑜婷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