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成绩公布,逾5.5万名考生等候结果,其中自修生增至1.03万,占比近两成。内地、东南亚、欧美学生均报名,部分家长更把子女送至大湾区内地考场,直接参与香港高考体系。本次共产生16位“状元”,比去年多6人,刷新纪录。
其中一位内地背景、3岁来港、在港成长的考生,以8科5及数学延伸5的成绩,成为历来第二位8科加数学延伸单元全部达5**的考生,再次引发全球对香港教育的关注。
香港DSE考试简介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于2012年推出,可视为香港版高考,是全球可用中文作答的国际考试,成绩获内地、香港及海外高校承认。考生多为香港中学六年级学生,也接受自修生报考。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于2012年推出,可视为香港版高考,是全球可用中文作答的国际考试,成绩获内地、香港及海外高校承认。考生多为香港中学六年级学生,也接受自修生报考。
报考身份要求(2025年)
-
香港学校考生:须为香港注册学校中六在读生,或香港境外合资格学校中六在读生,并在考评局备案地址上课。
-
自修生: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曾参加DSE或同等考试;年满19岁且考试年份在当年1月1日后;非修读DSE课程,但已修毕或正修读考评局认可的等同中六课程(如内地高中课程)。
考试科目
4+2模式:
核心科目:中国语文、数学、英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
选修科目:中国文学、生物、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英国文学、化学、设计与应用科技、中国历史、物理、音乐、经济、地理、体育等
4+2模式:
核心科目:中国语文、数学、英国语文、公民与社会发展
选修科目:中国文学、生物、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英国文学、化学、设计与应用科技、中国历史、物理、音乐、经济、地理、体育等
评分方式
每科设8个等级:5**、5*、5、4、3、2、1、U,对应7-0分。六科总分42分。37-42分为高水平,31-36分为较好水平。
每科设8个等级:5**、5*、5、4、3、2、1、U,对应7-0分。六科总分42分。37-42分为高水平,31-36分为较好水平。
相对内地高考的优势
• 国际认可:英美澳加等300多所高校接受DSE成绩
• 科目灵活:核心+选修,可自由组合
• 流程透明:无预估分、无推荐信,标准统一
• 港校政策:本地身份录取门槛较低,享学费减免及奖学金
• 国际认可:英美澳加等300多所高校接受DSE成绩
• 科目灵活:核心+选修,可自由组合
• 流程透明:无预估分、无推荐信,标准统一
• 港校政策:本地身份录取门槛较低,享学费减免及奖学金
全球学子聚焦香港教育
QS排名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均列全球前百。欧美签证趋严、学费上涨,促使家庭转向香港。
2025/26学年,港大非本地申请超2.5万,增25%;科大海外申请上涨40%,来自85国;中大非本地申请逾1万,增近30%。大湾区三考点累计230名考生就近应试,试卷运送、保密、阅卷与香港一致。
QS排名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均列全球前百。欧美签证趋严、学费上涨,促使家庭转向香港。
2025/26学年,港大非本地申请超2.5万,增25%;科大海外申请上涨40%,来自85国;中大非本地申请逾1万,增近30%。大湾区三考点累计230名考生就近应试,试卷运送、保密、阅卷与香港一致。
香港成为跨区域教育枢纽:国际化课程与内地体系衔接,学费及生活成本低于欧美,文化环境熟悉。
夏校及专题课程让学生提前了解校园与学术氛围,也成为港校选拔学生的窗口。香港正以教育为纽带,融入国际科技与人才生态。合法身份是享受香港教育及走向全球舞台的起点。
内地生赴港多元路径
-
国际课程(IB/A-Level/AP)
港大A-Level要求已提至“3A”或“3A*1A”;IB需40分以上;AP及SAT需3科5分及SAT 1550+。通过后可走国际生通道,无需高考成绩。 -
DSE成绩申请
全球600多所高校认可DSE,内地考生可简体中文作答,大湾区可就近考试。持回乡证及永居身份可进本地生录取池,享更高录取率及更低学费。2025年以此申请港八大的考生近1.8万,副学士资格3.3万余。 -
高考直录及自主招生
2025年15所港校面向内地高考生招生,部分依托高考成绩,部分设“高考生专项通道”。自主招生6月中下旬启动,7月初放榜。12所自主招生港校中,40%非本地生席位给综合素质考生,提供多元机会。
身份红利与政策变化
• 录取比例:港八大每年约60%学位留给非本地生,多体系共同竞争;本地生学额100%留给香港学生及持回乡证者,录取率高出3-5倍。
• 学费分层计划:香港教育局拟对未在港连续居住三年以上的“本地生”收取介于本地生与非本地生之间的学费,以平衡资源。
• 人才引进:2022年底至2025年2月,“优才计划”“高才通”累计吸纳约19.6万人才及其亲属,通过受养人签证获本地生身份,再享学额及学费优惠。
• 录取比例:港八大每年约60%学位留给非本地生,多体系共同竞争;本地生学额100%留给香港学生及持回乡证者,录取率高出3-5倍。
• 学费分层计划:香港教育局拟对未在港连续居住三年以上的“本地生”收取介于本地生与非本地生之间的学费,以平衡资源。
• 人才引进:2022年底至2025年2月,“优才计划”“高才通”累计吸纳约19.6万人才及其亲属,通过受养人签证获本地生身份,再享学额及学费优惠。
部分家庭尝试“国际课程+国际生身份”绕开高考,但预估成绩难兑现,实考不达标即失offer;港校加强审查,材料不实将严肃处理。通过“优才计划”等正规渠道获香港身份,再以本地生身份申请,录取机会更大、学费更优惠,且合法稳定。
身份红利让DSE不仅是学业考试,更围绕“港籍身份”展开竞争。家庭需在身份成本、择校风险、学费压力与教育质量间权衡。
“内地+香港”双身份趋势
在英美留学成本上升、签证收紧背景下,越来越多家庭选择让子女在内地完成K12,再通过DSE或国际课程入读香港高校:
• 保留内地户口及社保,享香港身份“通行证”
• 香港学历国际认可,全球升学就业便利
• DSE与国际课程双通道,路径灵活
• 湾区融合,两地通勤便捷
在英美留学成本上升、签证收紧背景下,越来越多家庭选择让子女在内地完成K12,再通过DSE或国际课程入读香港高校:
• 保留内地户口及社保,享香港身份“通行证”
• 香港学历国际认可,全球升学就业便利
• DSE与国际课程双通道,路径灵活
• 湾区融合,两地通勤便捷
香港凭地缘、政策与学术优势,成为“国际化教育+高性价比”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