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签证政策的一系列变化,是否也让你感到心绪不宁?朋友圈里关于留学身份的不确定讨论,也许正在悄悄放大你心中的焦虑与迷茫。
对于正在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而言,可能正站在“是否继续前行”的岔路口;而对于已经在美国学习的人来说,也或许在思考“留下”还是“回国”。未来该往哪走?这是不少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都在反复思考的问题。
在各种消息纷扰之中,焦虑感在所难免。但如果能听到一些真实、具体的声音,也许能在这个过程中多一分清醒与坚定。
我们特别邀请到了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分析项目学习的Ami学长,他将结合个人经历,分享自己在动荡时期如何调整方向、稳住状态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当前的情况
大家好,我现在在纽约读商业分析。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学生签证和身份的问题。有的同学发来私信问我:“是不是以后留在美国更难了?”“找工作是不是越来越难了?”“是不是只有某些专业才有出路?”“我现在没有实习机会,是不是就晚了?”
这些问题我都能理解,因为几年前我也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
我记得一次独自一人踏上美国的土地,行李箱里是沉甸甸的书和日用品,手机里全是家人转发的政策新闻,而我的心中,则装满了期待、不安、希望和疑问。
我也曾因为简历投出去迟迟没有回应而怀疑过自己,也曾羡慕那些比我早一步拿到心仪岗位的同学,觉得自己是不是慢了半拍。那个阶段,我时常在半夜关掉电脑后陷入反思:我还要坚持下去吗?我的选择是对的吗?
一些对你有用的建议
如果你也正处在这种状态中,或许以下几点会对你有所帮助:
1. 给自己设定一个节奏,而不是一个终点
不要把“暂时没有结果”当作失败。你可以尝试把大的目标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比如这个月专注于修改简历,下个月练习面试表达,再下个月拓展行业了解。每一步做好,就是进展。
2. 回到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很多时候的焦虑,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这时,做“能做的事”就是选择。比如去系统学习一门技能(Python、SQL、数据可视化等),不一定是为了立刻找到工作,而是让自己变得更有方向感、更从容。
3. 多和人交流,别独自承受压力
很多时候,你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遇到的问题,其实大家都经历过。找学长学姐聊一聊、参加学校的职业发展活动、和朋友互相打气,有助于缓解情绪。倾诉不一定能立刻解决问题,但它会让你不再那么孤独。
4. 允许自己探索不同的路径
如果现在你觉得主流选择暂时难以进入,比如某些行业或公司门槛较高,不妨看看还有哪些可能性。初创企业、远程岗位、实习转换的路径,也许会成为意外的机会。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刚开始是在本地小企业实习,后来逐渐转向数据分析,现在已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他说:“我不是一开始就走到这一步,是一点一点靠近的。”
留学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的节奏不同,但每个阶段都值得被尊重。你并不需要和他人同步,也不需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现在的努力不会白费,现在的你也并不比任何人差。
未来的方向可能仍不清晰,但希望你不要被暂时的迷茫打败。愿你在不确定中依旧有力地前行,愿你在思考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