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 “糖袋蜂” 蜂蜜: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天然新希望
在全球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科学界一直在积极探寻天然替代疗法。近日,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 Kenya Fernandes 博士带领团队取得了一项重要发现:澳大利亚原生无刺蜂(俗称 “糖袋蜂”,Sugarbag)产出的蜂蜜具有显著的抗菌能力,且有望实现商业化规模生产,这为解决抗药性危机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新方案。
耐热耐储存,抗菌活性稳定
澳大利亚的三种原生无刺蜂,即 Tetragonula carbonaria、Tetragonula hockingsi 和 Austroplebeia australis,它们产出的蜂蜜在原住民社区一直是传统的食物和治疗资源,常被用于缓解皮肤瘙痒、伤口不适等症状。
研究发现,这种糖袋蜂蜜即便经过加热处理或长时间储存,其抗菌效果依然能够保持。与欧洲蜜蜂(Apis mellifera)产出的蜂蜜不同,欧洲蜜蜂蜂蜜的抗菌作用依赖于过氧化氢,而糖袋蜂蜜在去除过氧化氢后,抗菌效果仍然显著。这表明糖袋蜂蜜本身就具备天然的抗菌活性,有望成为合成抗生素的有益补充,甚至可能成为潜在的替代品。
抗菌活性优于麦卢卡,稳定性成关键优势
和新西兰的麦卢卡蜂蜜相比,糖袋蜂蜜的活性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植物来源。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在不同地区,还是不同花源条件下采集的糖袋蜂蜜,其抗菌效果都保持一致。
该研究的联合作者、悉尼大学的 Dee Carter 教授表示:“与传统蜂蜜受季节和植物变化影响较大不同,糖袋蜂蜜表现出的抗菌活性拥有令人惊讶的一致性。” 这种稳定性使其在商业医疗应用方面具备了一项关键优势。
商业化潜力巨大,市场障碍已清除
虽然糖袋蜂一年每巢仅能产出约 0.5 升蜂蜜,在大规模生产时面临着产量有限的挑战。但相比传统蜜蜂,糖袋蜂的蜂箱管理成本更低,这有助于养蜂人扩大蜂群规模。
联合作者 Ros Gloag 博士指出:“只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比如提高糖袋蜂蜜的商业价值,就有可能通过扩养实现规模化生产。”
更让人振奋的是,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已于去年批准糖袋蜂蜜作为合法食品,这不仅为其进入市场扫清了障碍,也为打造高价值、小产量的利基产品带来了希望。
抗菌方式多样,降低细菌耐药性风险
传统抗生素通常依赖单一的作用机制,而蜂蜜的抗菌方式则是多样的,这使得细菌更难对其产生耐药性。
尽管本研究尚未直接测试糖袋蜂蜜对耐药菌的作用,但 Fernandes 博士表示,糖袋蜂蜜中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大大降低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
目前,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 “非过氧化” 抗菌机制的成因及其医学意义。Fernandes 博士现为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 DECRA 奖助学者,隶属于悉尼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和药物研发创新中心。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糖袋蜂蜜有望在对抗抗生素耐药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