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学曾经作为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考部的学生,成绩优异,浙大强基计划名单在望。然而,他的目光却投向了另一条更具国际化的道路——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在“一考定终身”的高压环境下,他为何选择这条“双线作战”的路径?托福学习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今天,我们邀请张同学分享他的独特经历,看一位普高生如何用托福成绩和全球视野,敲开了中外合办大学的大门,并在其中如鱼得水。
目标确立: 错失国际部 邂逅“真·全球分校”
Q1:当初是什么契机让你了解到上海纽约大学并决定将其作为目标院校?上纽大的哪些特质特别吸引你?
张同学:这个选择源于一次“错过”。我就读于北师大实验中学,其国际部是全国的美本申请校。我本来计划高一结束后转入国际部,却因托福首考成绩出分稍晚,错过了申请窗口。留在高考部,但我深知国外教育体系更适合我。于是我开始寻找普高生可申请的海外或国际化路径,考察了香港院校和其他中外合办大学。
香港的文化氛围并非我的优选,而其他一些中外合办项目,感觉在资质和学生质量上参差不齐。深入了解后,我发现上海纽约大学是真正的“与众不同”。它是纽约大学全球三大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门户校园(Portal Campus)之一,与NYU本部是“父子”般的直属关系,法律地位明确。
更打动我的是,实验中学有众多学长学姐,在取得高考分数后选择了上纽大。这所学校的特质深深吸引了我:真正的全球校园网络(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中国学生与国际生1:1的黄金比例,师资全部来自NYU全球体系的教授,生源质量很高(高考分数对标985)且英语能力出众。此外,大二至大四可前往NYU全球任一校园学习。在疫 情背景下,许多原本计划赴美的学生也选择了上纽大。更关键的是,上纽大学生在申研(尤其是海外院校)时表现极为亮眼,实力对标清北,在商科、社科等部分领域甚至更胜一筹,不逊于美本学生。这些综合优势,让我坚定地选择了上纽大。
备战策略: 超越高考,锻造“全球申请力”
张同学在大一时成为普华永道在上海纽约大学的首届校园大使,并作为学生特邀嘉宾在2022年的普华永道秋招直播中担任主持人,采访普华永道的资深合伙人。当晚直播观看量超过十万人次。
Q2:确定申请上纽大后,你意识到需要做哪些不同于纯高考路径的准备?
张同学:核心在于两点:卓越的英语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这完全参照了美本申请的逻辑。
除了冲高考分数,我需要像申请美本一样,展现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无论是作为“学生运动员”(Student Athletes)、社会贡献者(Social Contribution),还是具备领导力(Leadership)和独特兴趣的个体。托福分数是英语能力的硬指标,流利的口语更是面试和未来学习的关键。幸运的是,我高一已考过托福,基础扎实,对西方文化也有较好理解。我的申请材料(如文书、活动列表)主要围绕领导力项目(在校内、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展开,以展示超越课本的综合素养。
托福赋能: 从高考制霸到无缝衔接全英课堂
张同学受邀担任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 军 赛的主持人。
Q3. 备考托福对你的整体英语能力带来了哪些显著的提升?这些提升对你在高中英语课堂、高考英语备考乃至后来在上纽大的学习中有何具体帮助?
张同学:托福带来的提升是颠覆性的。经历高强度的托福训练后,高考英语对我而言变得较为轻松。词汇量远超高考要求,阅读理解、写作表达都游刃有余。从高二到高三,包括一模、二模和最终高考,我的英语成绩从未低于140分(满分150),在强手如云的实验中学也屡次斩获英语年级排一。这充分证明了托福能力对高考英语的降维打击。
更重要的是,托福不仅提升了语言技能(尤其是口语表达和学术写作),更深化了对西方思维和文化的理解。这绝非仅为应试,而是为未来在像上纽大这样的全英文学术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上纽大后,面对密集的全英文授课、讨论和阅读,托福打下的底子让我能更快适应,避免陷入语言困境。
Q4. 通过接触托福的素材,是否让你提前感受到不同的学术和文化氛围,为适应上纽大的全英文教学环境做了铺垫?
张同学:这是必然的。即使抛开我个人早先接触的背景,托福学习本身就是一场沉浸式的学术和文化预演。备考过程中,你必然深入接触各类北美校园场景:听力中的师生对话、讲座;阅读中的学术文章(涵盖生物、商业、历史、心理学等);写作中探讨的社会文化议题(如西部文化、社会现象)。这种高频次的“模拟”极大地帮助我提前感知了西方大学的学术节奏、讨论氛围和知识领域,让我在进入上纽大前就对将要面对的环境有了清晰的认知和心理准备,大大缩短了适应期。
时间规划: 抢占高一窗口,化解双线压力
张同学和朋友在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的“商业策略分析”课中一起研究探讨可持续发展在商业决策中的积极影响。
Q5. 普高课业本身就很繁重,高考是重中之重。你是在高中哪个阶段开始集中准备托福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
张同学:我选择了高一这个黄金窗口期。原因很实际:实验转国际部的窗口在高一暑假,我最初是按此规划的。更重要的是,高一的课业相对高二高三(进入全面复习阶段)要轻松许多。我在高一下学期(春、秋季学期)的周末开始系统学习托福,并在高一暑假集中冲了一个多月(包括周末和整块时间)。总共约两个半月的周末加一个月整月冲。这个时间安排让我在高一就解决了托福这个“外部变量”,为后续专注高考和上纽大申请文书腾出了宝贵精力。到了高二高三,面对一轮轮复习和高考压力,再想分出大量时间攻克托福会异常艰难。
心态淬炼: 在“清北预期”与 “全球梦想”间坚定选择
Q6. 双线作战压力巨大。你经历过哪些焦虑或挫败感?是如何进行心态调整和自我激励的?
张同学:压力主要并非来自托福学习本身(高一搞定后压力骤减),而是源于在多重选项间的抉择与家庭期望的调和。
我的父母作为高考的“受益者”,更倾向于我走传统体制内大学的升学路径。而我在高中时期的成绩也让这条路径充满诱惑。但我个人内心更向往上纽大的全球教育模式。这种期望与个人意愿的冲突,以及等待上纽大“校园日活动”结果(A档相当于保 送,结果未知时对高考心态有影响)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焦虑来源。
我的调整策略是:深入研究上纽大,用更详实的信息(其全球网络、师资、申研优势、学生发展前景)与父母进行充分、理性的沟通,阐述我的思考和规划。更重要的是,在充分了解后,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心态调整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并用事实支撑自己的选择,然后勇敢地走下去。
录取密码: 卓越高考分+硬核托福+闪耀的“独特光芒”
张同学在上纽商学社 (Undergraduate Business Association)从大二到大四担任了三年的mentor导师,将自己的知识分享传授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
Q7. 你认为上纽大在评估普高申请者时,除了高考成绩和托福,还特别看重哪些素质和经历?
张同学:和美本一样,上纽大采用全面评估(Holistic Review)。在高考分数和高托福成绩(证明学术和语言能力达标)的基础上,他们极其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养和独特性:
· 领导力(Leadership): 在项目中担任组织者、决策者的经历。
· 社会责任感/贡献(Social Contribution): 参与公益活动、服务社区的经历。
· 自信与沟通能力: 在面试和文书中展现的谈吐、思维和感染力。
· 独特的兴趣与热情(Passion): 对特定领域(如科研、艺术、创业等)的深入探索和成果,展现你的好奇心与驱动力。
· 清晰的自我认知与目标感: 知道自己是谁,想学什么,未来想做什么。这些才是让你在众多高分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上纽图鉴: 三个关键词解码真实校园生活
张同学在大学期间与另外两名外国朋友创办的"Sempre"社交派对组织。
Q8. 如果向高中生描述“最真实的上纽大生活”,你会用哪三个关键词?为什么?
张同学:
1. International (国际化): 这是基石。1:1的中外学生比例,意味着你的同学、教授、日常交流、课堂讨论、社团活动乃至社交聚会,都天然浸润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这是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
2. Independent Thinking (独立思考): 这是灵魂。上纽大学生(尤其随着年级升高)普遍拥有极强的目标感和清晰的自我认知。学校灵活的选专业机制(不同于很多国外大学一入学即定专业)鼓励探索,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都主动思考“我真正想要什么”,并为之规划和努力。这与被动接受安排的模式截然不同。
3. Social (社交活跃): 这是活力。校园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社交场景(当然,选择权在你)。无论是学术社团(如我担任导师的商学社)、各类兴趣俱乐部,还是与来自全球的同学组织的派对、聚会,社交网络是校园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商科等专业,建立人脉和沟通能力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学长锦囊: 致普高追梦者的核心建议
张同学即将前往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进行研究生的深造。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属于美国商学院“M7”成员之一,在2025年全美商学院排名中位列第二。
Q9. 基于你的成功经验,对于现在正在普高就读、有志于申请上纽大或类似国际化高校的学弟学妹,关于如何规划高中三年、如何有效平衡、如何合理化利用托福价值,你有什么最重要的建议?
张同学:核心建议聚焦三点:
1. 抢占先机,高一拿下托福:务必在高一暑假前,像申请美本一样“真刀真枪”地完成托福学习和考试! 高一课业相对轻松,是黄金窗口。切忌“水过”,必须用美本标准要求自己,达到目标分数(通常100+竞争力更强)。这将为高二高三腾出宝贵时间,用于高考冲和申请文书(最好可以在高二开始构思文书内容、思考选材)。
2. 超越语言,深挖托福价值: 学习托福时,不要只盯着分数和技巧。用心体会你接触到的每一篇听力对话、学术讲座、阅读文章和写作话题。它们是你提前感知西方大学学术氛围、课堂形式、文化议题和潜在专业兴趣的宝贵窗口。这些认知和积累,在撰写上纽大申请文书和参加面试时,将成为你理解和表达“为何选择国际化教育”的深厚底蕴。
3. 坚定选择,善用沟通: 若确定上纽大(或类似道路)是你的心之所向,尽早与家人充分沟通。用你收集到的详实信息(学校优势、未来发展、个人匹配度),理性阐述你的想法和规划,争取理解与支持。内心的坚定是应对双线压力和外界质疑的基石。
张同学的故事,打破了“高考”与“国际化”非此即彼的刻板认知。他证明了,在普高的坚实基础上,通过前瞻性的规划(高一攻克托福)、超越应试的全球视野(深挖托福价值)以及坚定的个人选择,完全可以在中国高考生行列中,同时赢得高等名校的入场券。他的经历印证了:教育的选择,可以既是脚踏实地的攀登,也是面向世界的飞翔。
卓越的教育,不仅为高考奠基,更为驾驭全球舞台赋能。 张同学的成功,是普高生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主动拓宽赛道、整合资源、实现个人价值最大的一次精彩示范。他不仅赢得了名校Offer,更赢得了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自信成长、独立思考、连接世界的能力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