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VS南洋理工-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欧阳浩鸣>日志>港大VS南洋理工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欧阳浩鸣

欧阳浩鸣

欧亚硕博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重庆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欧阳浩鸣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港大VS南洋理工

    • 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07-03

    在最新出炉的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前二十阵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港大飙升至第11名,南洋理工大学位列第12名,两校均在排名上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港大一直是中国香港地区的Top 1,但常年还是屈居于NTU之下,而今年终于实现了反超。

    有人说港大实力本就在NTU之上;

    有人说港大只是沾到了指标的光;

    ......

    港大和NTU到底哪家强,还得从各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排名跃升叠加扩招态势

    01

    排名上升

    学校的排名和变化趋势,是众多申请者在择校时普遍关注的,尽管这只是众多要素中的一个维度,但不可否认那些排名呈现持续向上态势的学校,往往更能吸引优质生源的青睐。

    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这两大当前的热门留学目的地为例,香港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就是这样的代表。这两所学校的全球排名近年均实现了显著跃升,港大由QS 2024排名中的全球第26位上升至最新2026排名中的第11位,南洋理工也在三年排名中由世界第26位上升至最新的第12位,两校都在稳步跻身全球高校行列。

     

     

    在其他四大主流排名中的表现,两校也是互有胜负,但均稳定在世界前100名行列。

     

    这样的排名表现,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落户、人才引进、事业编选聘、央国企招聘等对学校排名的要求。

    02

    扩招

    伴随排名的持续跃升,香港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更在同步扩招,为更多申请人增加了录取机会。

    2024/25学年,香港大学授课型研究生就读人数达到18,812人,较上个学年增长13.7%。

    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多达12,149人,占比接近65%,对比上个学年的内地学生数更是增长了23.4%,远超整体增速。

    南洋理工大学虽然学生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在快速扩招中,其授课型研究生2024/25学年规模达到8,988人,较上年增长26.9%。

     

    两校申录对比分析

    于是,这两所排名紧邻、同步扩招,且对中国内地学生友好的香港与新加坡名校,已经成为众多申请人组合中的共同选择。

    2025申请季数据显示,两校申请者中有高达四成选择同时申请两校硕士项目,这一趋势在电气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热门专业中尤为显著。

     

    01

    申请成功率

    25申请季,我们向两校共递交了4217份有效申请,香港大学申请成功率26.8%,南洋理工大学为38.7%。

    图片

    从具体学科领域看:

    香港大学申请竞争最为激烈的是文社科专业,其法律、公共政策与事务、社会学与社工等领域的专业申请难度都颇高,我们在文社科专业的申请成功率仅为24.2%。

    而竞争激烈程度稍缓的则是港大理工科专业,我们成功率为29.0%。这与各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直接相关,2024/25学年工程学院就读授课型研究生人数就达到了3,634人,理学院为1,018人,明显高于文学院(1,716人)和社会科学学院(1,830人)。

    南洋理工大学在理工、商科、文社科的申请成功率都明显高于香港大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成功率超过了四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成功率并不直接等同于申请难度和录取门槛。由于我们不少学员将香港大学作为目标,导致申请基数显著大于南洋理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成功率。

     

    02

    录取画像

    我们对比两校各学科领域所获录取同学的硬件条件,由此分析两校在录取上的基本要求与偏好。

    图片

    理工科

    两校在理工科录取中的偏好稍有不同。

     

    两校录取都以985/211为主,占比极为接近,约为82%;但南洋理工的985占比更高,超过一半,211院校在香港大学的机会更大。

    两校双非院校录取占比均在10%以下。

    其中,录取双非同学较多的项目为香港大学开设的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南洋理工大学的海事研究,上海海事大学在这两个项目的申请中认可度很高。

    GPA方面,香港大学要求更高,录取的85分及以上同学占比接近五成(48.5%),而南洋理工这一比例仅为35.5%。

    两校录取中均分低于80分的占比均在10%以下。港大的低分录取以机械工程、能源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以及创新设计与科技这类交叉专业居多;而南洋理工的部分热门专业,如通信工程、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等项目也会录取少量有亮点的低分申请人。

    如下我们汇总两校理工科专业录取各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平均GPA以供参考。相较而言,南洋理工的平均录取GPA略低于香港大学。

     

    语言成绩方面,理工科专业要求普遍不高,港大基础要求为雅思6.0(单项不低于5.5),南洋理工基础要求为雅思6.0。

    在我们实际录取中,雅思6.0即有机会拿到两校录取,但占比的更大多数则为雅思6.5。

    图片

    商科

    两校商科专业的录取门槛整体较为接近,不过港大对高GPA的偏好更加显著。

     

    两校商科录取中,985院校占比明显高过理工科专业,985/211占比合计都超过了85%,本科院校背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双非录取机会很少,港大和南洋理工录取中分别占比2.3%与4.6%,且以东北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类极有竞争力的学校为主。

    商科对高GPA的追逐也明显胜于理工科,港大商科专业几乎没有低于80分的录取,而高于85分的录取占比达到76.3%。

    南洋理工商科专业偶有低分录取,但大多出现在其“科技创业与创新”项目中,这个项目更加看重申请人的创新创业想法和面试表现,对硬件要求不高。

    两校录取中GPA在80-85分数段的比例不算高,港大23.8%,南洋理工34.6%。

    GPA竞争力不足想要拿到录取,不仅本科院校要有竞争力,自身还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软背景。

    如下我们汇总两校商科专业录取各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平均GPA以供参考。

     

     

    语言成绩方面,商科专业整体对语言要求较高。在我们实际录取中,大部分(73.8%)拿到港大商科录取的同学雅思都在7分或以上;南洋理工稍好,雅思7分及以上的占比为49.1%,雅思6.5拿录取机会并不小。

    图片

    文社科

    两校文社科项目在设置上差异较大,香港大学覆盖的细分专业领域更多,开设项目数也明显多于南洋理工。录取方面,双非录取几率相对大,但GPA要求较高。

     

     

    两校文社科录取中985占比接近,若合并985与211,南洋理工对本科院校背景相对更看重。

    港大录取中双非占比接近两成,这个数据明显高于理工科和商科专业。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众多文社科领域专业强势的学校属于双非院校有关,比如华东政法、广东外语外贸、北京语言等。

    GPA方面,两校文社科专业都比较偏好高分申请人,尤其是港大,港大录取中85分及以上的占比达到73.5%,这一数据在南洋理工录取中为56.8%。低于80分的录取较为少见,主要出现在冷门专业,以及有工作经验的申请人。

    如下我们汇总两校理工科专业录取各类本科院校学生的平均GPA以供参考。

     

     

     

    两校录取吸引力对比

     

     

    从两校的录取入学率对比来看,香港大学明显更具吸引力:60.7%拿到录取的同学最终选择入读,远高于南洋理工的48.9%。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很大程度应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分流效应——作为新加坡地区排名top的学府,NUS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同时获得两校录取的学生。

    南洋理工发录取的时间普遍晚于香港大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学校层级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录取时间的早晚和是否已经支付留位费亦是入学选择重要的考量因素。

    但据消息透露,南洋理工也已开始讨论启动提前批招生事宜,可能先在内地合作院校和学院中展开。关注南洋理工的申请人可以多多留意关注。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欧阳浩鸣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欧阳浩鸣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