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类只是加分项,不是入场券, 港大/港中文多数非商科专业明确写着 “可选提交”,甚至接受电子版成绩!
招生官排序的申请重点:
✅ GPA(核心课成绩比总分更重要)
✅ 语言成绩(雅思7.0 + 才是热门专业标配)
✅ 实习/科研(港校超爱 “专业对口” 的经历!)
从港校政策看趋势: G类要求正在放宽! 港中文商学院:24fall 还强制考 G,25fall 突然取消,官网写着 “更看综合背景” ;港理工商业管理:连续3年注明 “无 G 不影响竞争力” 。
冲 硬核专业
比如港大金融/港中文会计,建议 GRE325+/GMAT700+
但前提是GPA3.5+ +投行/四大实习,不然考了也白考.
GPA 低于 3.0 想逆袭
用 GRE320+/GMAT680 + 弥补,但英语不能拖后腿(雅思 7.0 + 是底线!)
三维已达标,想锦上添花
可以考,但别花超过 3 个月,性价比真的不如刷实习!
港校要的不是 “考试机器”,而是 “适合这个专业的人”!
与其花6个月啃红宝书,不如用同样时间:
✅ 拿一个行业内的竞赛奖
✅ 做一段高质量远程实习
✅ 把文书改成 “故事感”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