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数字城市管理硕士(Master of Digital Urban Management, MDUM)是由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及城市系统研究院联合开设的一年制全日制硕士项目,旨在应对数字技术和数据驱动方法在城市管理与规划领域的广泛应用需求,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下从项目背景、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就业前景四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项目背景:数字技术重塑城市治理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正经历数字化转型。数字城市管理作为交叉学科,融合城市规划、数据科学、公共政策等领域,为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分配等城市问题提供创新方案。香港大学推出MDUM项目,旨在培养掌握前沿技术、理解城市系统复杂性、具备跨学科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前沿技术与跨学科融合
课程涵盖三大核心领域,提供6门核心课程(36学分)、3门选修课程(18学分)及论文或顶点项目(15学分),学生可选择“城市政策与管理”或“城市技术与分析”方向深化学习。
- 核心课程:
- 城市系统管理:学习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 城市经济学:分析城市发展中的经济规律与政策影响。
- 城市从业人员的市政财政:掌握城市财政管理、预算编制与融资策略。
- 城市可持续发展和ESG:探讨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研究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如何赋能城市管理。
- 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与政策制定:分析数字技术对城市政策、法规及治理结构的影响。
- 选修课程(示例):
- 城市大数据分析:学习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 空间移动分析:研究人口流动、交通模式等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
- 城市和区域规划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掌握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
- 未来城市的人工智能:探索AI在智慧交通、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应用。
- 实践环节:
- 顶点项目(Capstone Project):学生需完成团队项目或独立论文,解决实际城市问题(如交通优化、能源管理),部分项目与政府或企业合作开展。
三、培养模式:跨学科协作与创新实践
- 跨学科融合:课程由城市规划、数据科学、公共政策等多学科联合设计,确保学生掌握技术、管理与政策的全链条知识。
- 实践导向: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参访、模拟决策等环节,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 国际视野:港大与全球高校(如MIT、ETH Zurich)及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合作,提供海外交流与联合研究机会。
- 灵活申请:接受跨专业申请(如商科、建筑、计算机、数理统计等背景),无需作品集或工作经验,但建议展示编程、数据分析等跨学科能力。
四、就业前景:需求旺盛,方向多元
随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对“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MDUM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 智慧城市规划:担任智慧城市顾问,参与交通优化、能源管理、公共安全等项目设计。
- 政府与公共部门:进入市政厅、规划局等机构,从事数字治理、政策制定与数据分析工作。
- 科技企业:加入大疆、腾讯、阿里等企业,担任解决方案架构师、产品经理或数据分析师。
- 国际组织与咨询公司:在联合国人居署、麦肯锡等机构从事城市可持续发展咨询或ESG评级。
- 学术研究:继续攻读博士,进入港大或国际实验室,从事城市技术前沿研究。
典型岗位:
- 智慧城市项目经理
- 城市数据分析师
- 政府数字治理专员
- ESG与可持续发展顾问
- 交通规划工程师
五、申请信息
- 学制:1年全日制。
- 学费:280,000港币(可分3期支付)。
- 申请时间:2025年4月25日截止(2025 Fall入学)。
- 语言要求:雅思6.0(单项不低于5.5)或托福80。
- 申请材料: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成绩单、英语成绩报告、身份证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