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凉了”?这波政策“神助攻”!Z时代的普高生的Plan B竟然是它...
2025年的盛夏,空气中弥漫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味道。对于刚经历高考淬炼的学子们来说,一张成绩单,牵动着无数个家庭的神经,也几乎框定了他们未来四年的人生坐标。
然而,今年的“失意者”,面临的挑战比往年更严峻。 当一部分考生正因几分之差与“梦中情校”失之交臂而心有不甘,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复读”时,政策的风向却已悄然收紧。四川、山东、云南、黑龙江、贵州... 多地公办高中对复读生亮起“红灯”,这绝非孤立现象。
据学校官方信息,以下5所院校2025年明确不招收复读生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章程指出:招生对象为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身体健康,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2005年9月1日以后出生)。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2025年在北京、辽宁、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贵州和陕西等9省份(直辖市)招收无军籍地方本科生。学校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招生安排在各省本科一批次(批次合并的省份,按照各省相关规定执行),考生可在本科一批院校志愿中填报。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招生计划不分男、女。该执行章程中标明:考生须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海军军医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2025年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招生章程中明确:海军军医大学无军籍地方本科生只招收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文理科类别为理科,实施高考改革的省份录取规则和程序按当地省招办规定执行,学校选考科目设置以省招办发布信息为准。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考生政治面貌须为共青团员或中共党员。考生入学后外语教学语种为英语。
陆军军医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2025年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招生章程明确:学校只招收符合生源地报名条件且为中共党员或者共青团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空军军医大学
根据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2025年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招生章程:学校只招收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以上院校官宣不招收往届生,在接下来几年内,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院校也采取相同政策。通过复读圆梦理想院校的途径或许不再适用于所有复读生。
时代的剧变,往往也催生新的机遇。 当国内升学的独木桥愈发拥挤,一条被越来越多人验证可行的“Plan B”路径正清晰浮现——它绕开了国内高考复读的困局,让“弯道超车”进入世界名校、最终斩获国际认可的本科文凭成为可能。 这,就是 “中外合作办学计划外国际本科” 带来的破局思路。
其中,计划外 2+2 国际本科项目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模式之一。学生可在国内合作高校学习前两年课程,之后赴海外名校继续两年本科学业,顺利完成后可获得海外高校的本科学位。
中央财经大学作为“211工程”和“双yi 流”建设高校,与多国知名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yi 流”建设高校。项目中开设人文社科,商科,理工科等热门专业。学生前两年在北外学习,后两年可衔接英澳等国高校,攻读本科学业的最后两年,毕业获海外本科学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的2+2 国际本科项目已运行29届,合作院校涵盖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的优质院校,涵盖商科、人文、计算机等热门专业。项目中的学生在毕业后获得的海外学历回国后均会由中留服进行认证。
若希望在国内学习时间更长、出国时间更短,也可以选择计划外 3+1 SQA国际本科项目。
该项目由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认证体系支持,学生在国内完成三年课程后,第四年前往英、澳、加等国家的大学完成最后一年本科学业。该路径适合学业扎实、预算有限又希望拿到国外文凭的学生。
如目前非常火爆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大连外国语大学的 SQA 3+1项目,入学条件相对灵活,支持高考成绩未达本科线的学生通过测试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