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144学分,11门核心课程(102学分)+7门选修课程(42学分)
核心课:Year 1: 设计11,设计12,建筑与它的话语,可持续房屋设计与科技,高级结构系统,设计与建造沟通
Year 2: 设计13,设计14,专业实践Ⅰ,专业实践Ⅱ,论文前研讨会
选修课:5个分支
分支1 历史与理论:现代运动及以上,亚洲本土建筑,建筑与记忆,建筑历史,重建乌托邦:战后建筑景观,现代建筑与视觉范畴,视觉文化研究研讨会,现代主义话题,现代建筑历史,建筑研究实地工作坊,现代主义批判解读,佛教建筑,建筑师与政治:表现政治,建筑历史与理论话题,建筑历史、理论和批评主义话题,越出边界:中国南方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师,建筑与城市,过剩的共和:朝鲜与矛盾,真正的乌托邦,日本、建筑、神话:内容与形式揭露
分支2 都市化与居住:城市发展中的房屋,当代都市化,内陆城市,全球化与建筑抗力,城市化实地工作坊,建筑与城市,地球的中心,组合的土地,融合:公社、集体和社区--社会政治生态研究,城市/乡村研究话题,城市研究话题,巴黎的视觉日记:观察、阅读、收集、绘制、记录,中国城市设计,城市变形: 城市剩余空间,真实乌托邦,星球生活建议-Ⅱ
分支3 科技与可持续:房屋结构与系统,可持续房屋系统,材料、服务与结构,非空间:材料、过程与建筑,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顺应自然的设计,不可居住的领域,混凝土近似值,建筑技术主题,表现性外墙,悬浮式海洋实验,深度描绘:钢铁工业行为叙述,材料历史
分支4 数字媒体与建造:建筑师电脑制图,电脑辅助建筑设计方法,数码媒体与方法,参数结构, Making ways and ways of making, 建筑技术话题,建筑自然属性,材料实验室,高级技术话题,未来设计与建筑高级计算方法,结构研究--网格,视觉练习
分支5 实践与管理:建筑参与设计研究,合同管理方面,房屋代码原理与实践,社区建筑工作坊,建筑实践合成信息模型,房屋信息模型与管理概论,实践与管理话题Ⅰ&Ⅱ,设计实践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