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待久了,人真的会被悄悄“同化”。有些行为,刚来时觉得奇怪,现在做得比谁都自然。甚至回国的时候,朋友都会盯着我:“你怎么开始……变得这么……诡异?”
来吧,今天就聊聊,那些“在英国生活久了,我逐渐学会了的10个小习惯”。
1. 天气永远是开场白
“Terrible weather today, isn’t it?”、“So sunny today, feels like a miracle!”
在英国,聊天气不是兴趣,是一种社交本能。无论是等公交、排队、搭电梯,实在找不到话题的时候,说天气,永远不会错。而且重点是,不管下雨、刮风、晴天,英国人都能吐槽出花。
2. 随时随地说“Sorry”
刚来英国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没错为什么要道歉?
现在:走路和人擦肩,“Sorry”;进门慢了一步,“Sorry”;别人踩你一脚,你条件反射“Sorry”。久而久之,“Sorry”已经不只是道歉,它是一种礼貌姿态,也是一种生存技巧。
3. 出门前一定要查天气预报
在英国生活久了,你会明白:天气预报不准,但不查更慌。因为英国的天气有一种“阴晴雨雪雾霜雷暴一小时内全体验”的任性。出门背个伞、防个风、防个冷,已经成为肌肉记忆。
4. 无论晴天雨天,都能穿短袖短裤
以前觉得英国人冬天穿短裤是段子,现在发现……我自己有时候也这么干。
理由很简单:室内有暖气、走路会出汗、嫌外套太重、外面虽然5℃但阳光好……久了之后,什么季节穿什么,完全看心情。
5. 喝茶成瘾
在英国,没有什么事是一杯茶解决不了的。无论你是快乐的、悲伤的、考试挂科的、生病感冒的、刚吵完架的……朋友都会拍拍你:“Fancy a cuppa?”
而且英国茶的比例配方也有讲究:牛奶要多?糖要几勺?哪个时间点喝?讲究多得跟喝奶茶一样。
6. 学会对“服务慢”保持Zen心态
点个外卖能等1小时,去银行开个户排队排到天荒地老,超市结账速度比蜗牛还慢。
但英国人都一副“这是正常流程”的表情。
学会接受“慢”,学会自我放空,甚至在排队时翻本书、刷个剧。没办法,这是当地节奏。
7. 吃饭前默默查“这个能不能蘸gravy”
英国人对gravy(肉汁)的执着,超出想象。薯条可以蘸,烤肉可以淋,甚至有人愿意蘸蔬菜和约克郡布丁……
现在的我,吃个薯条都会下意识想:“要不要来点gravy?”
8. 学会提前预约一切
理发?约。
看牙?约。
买票?提前三个月抢。
周末吃个饭?没订位?那对不起,没位置。
曾经的我:走到哪算哪。
现在的我:提前一周写好To-do list,安排好所有预约。
9. 见面说“Hiya”或者“Cheers”
“Hiya”大概是南方英国人见面最爱说的一句,刚听到觉得土,后来觉得亲切,再后来……自己开始用。
“Cheers”,谢谢=Cheers;再见=Cheers;结束对话=Cheers mate。
没办法,这俩词,比thank you还好用。
10. 对尴尬沉默习以为常
在电梯里,安静。
在公车上,安静。
在图书馆,安静。
就算是跟人对视了一秒钟,大家也都默契地假装没看见。
英国式“客气但有点冷漠”的社交风格,真的是用时间熬出来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