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博士求职8个月0 offer,绝望转行!斯坦福入学停滞,全美仅增0.2%...-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张嘉琦>日志>CS博士求职8个月0 offer,绝望转行!斯坦福入学停滞,全美仅增0.2%...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张嘉琦

张嘉琦

美研申请规划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杭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张嘉琦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CS博士求职8个月0 offer,绝望转行!斯坦福入学停滞,全美仅增0.2%...

    • 美国研究生
    • 留学新闻
    2025-06-30

    谁曾想,曾经炙手可热的计算机专业,正逐渐走向「冷门」......

     

     

     

    The Atlantic最新数据让人傻眼:

     

    今年全美计算机专业入学率仅微增0.2%,不少ding jian院校招生几乎停滞。

     

     

     

    过去一年,杜克大学计算机科学入门课程的报名人数,直接腰斩20%。

     

    640.png

    人工智能正取代那些创造它的人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主任Szymon Rusinkiewicz直言,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两年后毕业生得缩水25%。

     

     

     

    曾经人人追捧的香饽饽,现在AI大佬们都在劝退:别学编程了!

     

     

     

    640_1.png

     

     

     

    这背后最大的杀手,竟是AI。

     

     

     

    如今,AI自动化了大量初级编程岗位,导致许多人「毕业即失业」的担忧加剧。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统计显示,计算机科学已成为全美失业率第七大专业,高达6.1%。

     

     

     

    640_2.png

     

     

    计算机科学的热潮,难道是要凉了?

     

    01

    斯坦福入学停滞,计算机专业爆冷

    过去二十年,计算机专业被许多人奉为未来氪金的「wang pai」。

     

    2005至2023年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数量翻了两番,高薪神话吸引无数人扎堆。

     

     

     

    正因如此,最新数据才显得如此惊人。

     

     

     

    增长0.2%入学率,几乎可以约等于0,其中许多美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严重下滑。

     

     

     

    尤其是,公认的全美ding jian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数在多年激增后,直接陷入停滞。

     

     

     

    640_3.png

     

     

     

    这波「退潮」看似突然,原因不难猜:初级程序员的就业市场,前景暗淡。

     

     

     

    科技行业裁员潮、招聘冻结接踵而至,罪魁祸首正是AI。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认为,软件工程师是生成式AI的「头号受害者」。

     

     

     

    事实证明,AI在写代码方面的价值,甚至超过文字创作,直接威胁到初级程序员的饭碗。

     

     

     

    02

    求职八个月未果狂投600份offer上岸

    「AI正在完美取代那些创造它的人」。

     

     

     

    这句话听起来扎心,却精准概括了现状。

     

     

     

    田纳西大学博士生Chris Gropp的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手握计算机科学、数学、计算科学(computational science)三个学位,博士课程全部修完。

     

     

     

    然而,求职八个月,颗粒无收。

     

     

     

    640_4.png

     

     

    他认识的两位成功者中,一个为40个岗位量身定制求职信、跑断腿去面试,另一个直接狂投600份简历才上岸。

     

     

     

    Chris苦笑道,「我身处AI革命,专攻AI技术,到头来却连一份工作也找不到」。

     

     

     

    两个月前,他甚至放弃毕业,改行去当电工学徒。

     

     

     

    Chris的困境并不是孤例,过去三年,美国22-27岁人群的总体就业率微增,但计算机和数学岗位就业率却暴跌8%。

     

     

     

    想当年,ding jian院校的计算机毕业生轻轻松松就拿到了谷歌、亚马逊的offer,如今却得「卷生卷死」。

     

     

     

    Chris的父亲、伊利诺伊大学超级计算中心主管William Gropp坦言,「他精通机器学习,却还在求职。我只能说,这行业真的变天了」。

     

     

     

    640_5.png

     

     

     

    03

    技术人,被AI踢出局?

    极具讽刺的是,AI抢走的不只是普通程序员的饭碗,连AI相关岗位都岌岌可危。

     

     

     

    普林斯顿大学Szymon一针见血,「AI提升了效率,企业自然要少招人」。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为5.8%,高于一年前的4.6%。

     

     

     

    从事不需要大学学位的工作的新毕业生比例,在3月达到41.2%,高于2024年同期的40.6%。

     

     

     

    640_6.png

     

     

     

    毋庸置疑,AI渗透越深的行业,失业率也就越高。

     

     

     

    科技巨头们已经不藏着掖着,谷歌和微软曾公开表示,AI已参与编写超25%的代码。

     

     

     

    几天前,微软又裁了6000人。

     

     

     

    640_7.png

     

     

     

    Anthropic高管在播客中爆料,内部资深工程师正将工作交给聊天机器人,初级员工倒不如AI去做」。

     

     

     

    CEO Dario Amodei甚至警告,未来5年,AI可能取代半数初级岗位。

     

     

     

    640_8.png

     

     

    但也有人认为,AI不该当全锅侠。

     

     

     

    乔治城大学教育劳动力研究中心主任Zack Mabel认为,科技行业本就周期性强,眼下高利率威胁,企业缩减招聘很正常。

     

    科技巨头们爱把裁员赖到AI头上,但这更多是他们自己的决策。

     

     

     

    AI真要引发职场大地震,还得等企业彻底消化新技术,这一步还没走远。

     

     

     

    计算机科学入学率向来随就业市场起伏,低谷后往往反弹更猛,像芝加哥大学目前还没掉队。

     

     

     

    640_9.png

     

     

     

    MIT教授Sam Madden甚至大胆预测,即便生成式AI大行其道,软件工程师的需求可能不减反增。

     

     

     

    正如Reddit网友所言,AI虽自动化的简单部分,却让任务变得更加复杂——你得花一天时间,去找haystack里的那根针。

     

     

     

    640_10.png

     

     

     

    04

    zhuanjia建议:文科也是出路

    不管这波低迷是短期的「阵痛」,还是职场大洗牌的开端,zhuanjia们给大学生的建议出奇一致:

     

     

     

    选择能持久培养、可迁移技能的学科。

     

     

     

    哈佛的研究显示,历史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长期收入可能超过工程和计算机同行,因为他们掌握了沟通、协作、批判性思维等「软技能」。

     

     

     

    这些,才是雇主们的「心头好」。

     

     

     

    640_11.png

     

     

     

    「为学习特定技能而上学风险太高,你得攒一身能抗未来45年变革的硬本事」。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张嘉琦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张嘉琦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